香港芭蕾舞團行政總裁吳杏冰,在5月16日退位,新任行政總監方雲山竟是一個芭蕾舞門外漢,所有高難度優美動作通通與他無緣,但他有一個香港芭蕾舞團史無前例的神乎奇技——化曲高和寡成大眾娛樂!直如一項神聖使命,但他亦說:「我從未受過任何藝術文化訓練!」
出於好奇,我決定找上這位藝壇「荒外高人」訪問,但他再三堅持不要談論他,總想把話題推到8月中的《天鵝湖》慶回歸演出上,還未開始訪問,就借機找每一個宣傳機會,充份表現他作為市場推廣聖手的看家本領。究竟這位掌管香港唯一的專業古典芭蕾舞團的新舵手,是何方神聖?
1994年人稱RayFong的方雲山就在自己履歷和香港古典音樂市場上,寫了驚人一頁,竟成功在當年銷售出近10萬隻《三大男高音世紀重逢音樂會》(The3TenorsinConcert)的音樂光碟,就當時香港音樂市場來說,別說是古典音樂平均每年只有2、3千隻的銷售額,就是連流行音樂也很少歌手能獲此等成績。「很簡單,我當時在電台及電視台的廣告中,先播放碟中較普及的曲目,如:《Singin'intheRain》、《Because》等,引起市民的普遍共鳴,之後我才將其他較高深的歌劇介紹給觀眾。」他認為任何藝術都應雅俗共賞。結果他過去十年的工作,幾乎全是將不同藝術作品、藝術家、電影、音樂介紹給普羅大眾,為公為私都彷彿成了他的人生責任。
他從來不是幕前人,但數數往績,他發行的電影就包括近幾年大獲好評的《布達佩斯之戀》和《燦爛人生》等等,就在已結業的影藝戲院放映,為這間名重一時的藝術影院,留下完美而輝煌的壓軸好戲。其他大量發行多元化的音樂及電影作品還有《迷失世界》、《時光倒流七十年》、《教父》系列、《舒特拉的名單》及《雷霆救兵》等等,這些豐富經驗終把他推到香港經典「曲高和寡」代表的香港芭蕾舞團的頭上,挑戰的不單是他自己,還有香港芭蕾舞者。
Ray是英國行政管理碩士課程(MBA),本是商業行政人員,但每個要他大派用場的地方,彷彿命中注定與藝術結下不解之緣,從第一份推銷錄音室器材的工作開始,到為電影、音樂會進行推廣、發行,Ray接觸過不同範疇的藝術。Ray稱過往種種工作並非有特別的計劃,而是自然產生,他說:「我希望能將這些有藝術成就的藝人,為普羅大眾所認識!」聽似輕描淡寫,實情誰都知難比登天,如同一項大眾文化教育的大功業,RayFong就職時說過:「香港芭蕾舞團將晉身世界最優秀的古典芭蕾舞團之一。」而香港芭蕾舞團董事局主席應侯榮則表示:「他在娛樂事業──特別在營銷及推廣方面,具豐富資歷。舞團計劃進一步鞏固財政實力,以支持舞團未來的發展。」最後我從芭蕾舞團的藝術總監米瀚文(JohnMeehan)口中,聽到一直盤旋的心聲「請將藝術大眾化」,他笑說:「我們(香港芭蕾舞團)對香港人來說是個很大的秘密。」只因香港人少看芭蕾舞。
我斗膽的問Ray,會否讓子女學習藝術,他笑說自己仍未有家室,但坦言將來會讓子女接觸藝術:「我不會強迫他們學習,一切藝術創作均要根據個人意願自發去建立!」而他自己則是一介商人,但睇芭蕾舞則每次都看得出神,問他因由,答的還是商人口吻式的幽默:「當然啦!不用掏銀包便能看幾百元票價的表演。表演中所花的,單是這塊用數十萬元所蓋的地板,已值回票價!」Ray強調自己並非一位藝術家,只是個從事藝術行政管理的打工仔。但見他看排演如追看連續劇般投入,肯定已被藝術俘虜,而且中毒至深。
文、攝:余淑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