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財信箱:商品基金莫揸重過一成

理財信箱:商品基金莫揸重過一成

本人已婚,有穩定工作,月入約4.3萬元;手持現金100萬元,股票約30萬元,包括國壽(2628)、恒生H股ETF、中石化(386)、葉氏化工(408)、中交建(1800)及中芯(981)。另月供基金1300元,包括滙豐環球投資基金-中國股票AD、滙豐環球投資基金-印度股票AD、AIG環球基金-AIG歐洲小型公司基金A1、安本環球-亞太股票基金A2及荷銀商品物料基金A。
每月為雙親供樓1.3萬元(仍欠200萬元樓按)、供養父母8000元、保費2500元、個人及家庭開支(包括傭工)1.2萬元。想請教:
1.現有股票及基金投資組合是否理想?
2.打算今或明年生小孩,及在未來數年買樓(500萬元以下)自住,預留70萬元流動資金作首期足夠嗎?每月幾乎沒有儲蓄,如何利用剩下的30萬元現金獲取更高回報? 讀者Feliz上

你持有的中石化、中交建及國壽等都是潛質優厚的股票,可長期持有;葉氏化工是本港較冷門的工業股,最近兩年已上升1.5倍,建議在5元止賺。至於中芯業務前景不明朗,近年股價低迷,可換馬至中行(3988)。
至於手頭的中國、印度、亞太、歐洲小型公司及商品基金,都是不錯的選擇,因不知道具體比重,無法給予進一步建議;原則上商品屬投機味較重的投資類別,宜佔組合10%或以下。
另外,相對於4.3萬元收入,你月供基金僅1300元,佔薪金3%,在扣除各項開支後應有約7500元餘錢,可考慮增加三、四千元供款,以善用儲蓄計劃平均投資成本法的優點。

70萬首期選擇有限

你想預留70萬元作買樓首期,以三成首期計,只能考慮230萬元的單位,要有600方呎,市區的選擇不多。而供樓支出不應超過家庭總收入五成,以免樓市逆轉令財政出現問題。
另外,30萬元流動資金如只存放在銀行和買債券,實過於保守,建議可以買入一籃子基金(見圖),半年後再作檢討。
進邦滙理投資分析總監姚遷CF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