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醫療融資諮詢文件將提出設立個人強制供款戶口(俗稱強醫金),由於現時有收入的市民,已需將5%月薪應付強積金供款,消息透露,為免市民負擔增加,日後強醫金供款最多佔月薪4%。但有中產組織認為,政府盈餘大增,可支持公共醫療開支,反對設立醫療供款計劃,「供1%都唔可以接受」。
一如強積金供款,諮詢文件建議設立的醫療供款計劃,市民須於65歲後才可動用供款;但65歲前如有大病或特別需要,可動用其中最多30%供款。
家長可為子女月供100元
消息指文件內不會清楚列明供款比率,當局認為若要市民每月再拿出5%薪金供款,壓力過大,所以構思供款佔月薪不多於4%,會是市民可負擔的水平,每月供款額會如強積金般設有上限。當局又建議家長為未成年子女開設醫療供款戶口,但每人每月只需供100元。落實方案時,市民可按自己需要動用供款購買醫療保險,以便患病時獲賠償,以應付增加的醫療收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