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蔡元貴報道】一雙大黃眼,一襲小碎裙,芒蛺蝶近月現身嘉道理農場觀音山,成為香港首次錄得的蝴蝶品種。拍得芒蛺蝶的蝶迷指出,近年觀蝶活動升溫,給香港發掘了不少新蝶品種,奈何香港人太注重公共衞生,動不動就滅蟲除草,大大威脅着蝴蝶的生存空間。
「蝶友無意中睇到」
拍得芒蛺蝶的蝶迷是從事工程界的曾德文,他與一眾蝶迷於個多月前,在嘉道理農場的觀音山攝獵蝶蹤:「隻蝶唔係我發現嘅,係我哋其中一位蝶友無意中睇到一隻蝶,覺得好得意,於是大家就舉機影低,返到屋企翻查蝴蝶書籍,先知道係芒蛺蝶。」
過往本港也有關於芒蛺蝶的零碎紀錄,但沒有圖片為證,今次算是首次正式紀錄。芒蛺蝶很易認,頭部長了一對黃色大眼睛,一副鹹蛋超人的模樣。蝶身長着一雙凹凸不平的翅膀,就如少女愛穿的碎裙。曾德文說,有蝶友早在五月初已發現過一隻死去的芒蛺蝶。他估計,在觀音山拍得的一隻已是第二代,證明芒蛺蝶已經在港落地生根,而非純粹路過的遷徙品種。
蝴蝶壽命短暫,通常只有三星期至一個月,而且一年內只有一至三個月活躍,其餘時間會停留於幼蟲或蛹的階段。想一睹珍貴的芒蛺蝶,可以去觀音山碰碰運氣。曾德文的貼士是,下午時分較大機會,請留意樹木的枝葉,這是芒蛺蝶最愛停留歇息的地方。
殺蟲劑威脅生境
自從去年大埔鳳園蝴蝶保育區成立以來,越來越多業餘觀蝶的蝶迷,四出追蹤蝶蹤。曾德文說,近年香港一再發現新的蝴蝶品種,就是因為多了賞蝶活動。但他同時指出,蝴蝶在港的生存空間有限,市區花園甚至郊區常常進行滅蟲滅蚊行動,大量噴灑殺蟲劑與除草,直接威脅蝴蝶的生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