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目前是全球第六大風力能源市場,隨着中國《可再生能源法》於06年1月1日生效,中國風力發電產業的前景將無可限量。本港多家上市企業亦掌握了這個新機遇,轉型為風力發電股,當中香港葯業(182)和香港建設(190)宣佈加入風力發電行業後,股價迅速攀升;本月初上市的風力發電設備生產商──中國高速傳動(658)於掛牌首日股價更錄得近倍升幅,市盈率曾達100倍,足證投資者對風電股趨之若鶩。
【本報綜合報道】根據中國《可再生能源發展中長期規劃》,至2010年,10%電力要由再生能源產生,2020年的比例更達16%。要達致這個目標,中國風力發電總裝機容量必須由05年的1260兆瓦(Megawatts),增加297%至2010年的5000兆瓦,至2020年前再增加500%達30000兆瓦,即年均增幅達23.5%。業界預期,期內政府將為發展再生能源支出高達2000億美元。瑞信則估計,中國風力發電產能至2010年將以每年39%速度增長,其後10年則以每年20%增速擴張。
擬津貼內地風電企業
規劃訂定於2010年前,70%的中國風力發電設備須來自本土,因此為內地風力發電企業提供津貼,包括提供發展基金和減免稅務,更令在中國發展風力發電大有可為。由於目前中國的風力發電技術仍落後於歐美國家,因此風力發電設備市場仍由海外企業主導,惟本土企業已開始引入外資,藉此取得新技術。
市場看好風力發電,最主要原因就是其較具成本優勢,而且亦最有條件進行大規模商業營運。荷蘭能源研究中心剛發表的報告便指出,風能將取代核能,成為煤、石油、天然氣等化石燃料的替代能源,因為隨着風力發電技術日趨成熟,未來數年的成本可大大降低;相反,核電廠須面對恐怖襲擊的憂慮,因此要加強保安,令成本上升。目前國際主要風力發電場的風能成本每度電僅約4美仙,與核電、煤和燃氣相若。
此外,由於得到政府支持,吸引更多企業發展,目前已有13家內地上市企業參與風能發展,較去年底增加1倍。本港亦有越來越多企業投入這項業務。
成本趨降與煤相若
不過,專家提醒投資者,要留意內地風力發電行業的進程。中國水電工程顧問集團專家委員會委員施鵬飛指出,風力產業對投資者的風險是資源儲存量和上網銷售電量的預測不準確,因有很多地方只裝機不發電,故投資應提高警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