衍生創富:看漲ELI受歡迎

衍生創富:看漲ELI受歡迎

上半年港股可謂大豐收,踏入7月,升勢仍然未改,間接影響了股票掛鈎(ELI)投資者在選擇條款時的取向,特別於近兩個月升市中,市場對看漲ELI參考價之選擇變得更進取。
港股從4、5月份起重拾升勢,這個轉變亦令短期看漲ELI的受歡迎程度升溫。今年首3個月,投資期數以年計的可贖回ELI,與短期看漲ELI比例約為60%及40%,惟近兩個月,看漲ELI的比重已升至約50%。

溢價接貨可增回報

在條款選擇方面,看漲ELI的投資者有轉趨進取的迹象。過往,ELI除了被視為收高息的工具外,亦兼備以折讓價接貨的特性,然而,當市場牛氣沖天之際,投資者願意以降低接貨折讓價,來換取更理想的年息回報。這個趨勢從5月開始變得更顯著,部份投資者選擇100%參考價,少數進取者更以約101%至102%的溢價作為ELI參考價,意味着掛鈎股份於到期時要企穩或高於投資初期的收市價水平,才能避免接貨的風險。
不過,這種進取的態度未見出現於可贖回ELI中。由於投資期長達一兩年,加上收息多寡與參考價表現掛鈎的關係,令可贖回ELI的投資者仍抱保守態度。在參考價方面,一般較多人選擇的是80%至89%的範圍,反映正股下跌幅度少於一成,可贖回ELI仍可每日獲計算利息,而贖回價約為92%至93%,令正股縱使輕微下跌,提早贖回的機會還在。
註:上述數據截至2007年7月12日,以麥格理ELI產品為基準,資料僅供參考之用。
麥格理證券(亞洲)有限公司衍生工具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