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政府本年底將發表醫療融資諮詢文件,消息透露,政府不但提出強制性個人供款戶口及保險等融資方案,也會提出改革公立醫院十多年來的收費機制,建議將服務分為高、中及低資助三級制;並提高醫療服務收費,由目前收回服務成本3%,提高至20%。以現時每日住院成本約3,300元計算,住院費將由現時100元最多增加五倍至660元。 記者:陳沛冰
消息透露,雖然行政長官曾蔭權已承諾,未來五年將公營醫療開支由現時佔政府總開支15%增至17%,但現時政府對公營醫療服務的補貼佔成本高達97%,故負責制訂醫療融資諮詢文件的健康與醫療發展諮詢委員會,認為改革整個醫療體系時,有必要提高公立醫院服務收費,以反映實際成本,也可讓醫院有更多資源,提供更好服務。
據悉,醫療融資諮詢文件將建議把公立醫院收費平均提高至服務成本20%,各項服務收費佔成本比例會有差異。
收費擬相等於成本20%
市民非經常使用的服務如急症室,「可能一年先用一、兩次」,收費佔成本比例或會較高;長期病患者經常使用的專科門診,收費佔成本比例或會較低,以免加重病人負擔。
現時公立醫院住院成本每日約3,300元,但只收取100元,相等於成本約3%,若收費提高至服務成本兩成,即增至660元。消息稱,有關收費對住院數天的病人屬可負擔,但對長期留院者的負擔則很重,故委員會考慮入院首數天或首周的收費較高,之後費用逐步調低,以減輕長期住院者的支出。一些成本特別高的服務亦設立收費上限,不會劃一收回成本兩成。
政府替醫療服務「包底」
政府會替醫療服務「包底」,不會有人因「冇錢而冇得醫」。消息人士稱,文件或建議政府額外撥出一筆過醫療款項,「唔會係幾億咁少」,營造政府與市民一起承擔醫療開支,增加市民對諮詢文件建議的認同。
事實上,食物及衞生局局長周一嶽04年上任後不久,已表示有意提高醫療收費,將住院費增至首周每天最多500元,之後逐步遞減,急症室收費增至150元。
本身是長期病患者的心血會主席賀賢銘表示,醫療加費必須屬病人可負擔水平,融資方案必須令病人可負擔短、中、長期的醫療開支,否則加費只是政府解決資源不足的伎倆。
公立醫院擬按成本收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