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統計局將於本周三(18日)公佈上半年經濟增長情況,周四公佈通脹及固定投資。從已公佈的數據來看,市場估計第二季增速有可能超越首季的11%,消費則持續增長15%至16%,仍屬偏快水平,因此預期未來一至兩個月會再有宏調措施出台,減慢經濟增長速度。
內地國信證券宏觀分析師林松立指出,次季幾乎沒有一個指標比首季度差,首當其衝的是出口。而導致出口猛增的原因是,廠商趕於7月1日國家出口退稅新政策實施前出口。上半年外貿順差達1125.3億美元,增長83.1%。為此,央行亦於本月中,再於市場發行逾千億定向票據,將市場過剩資金回收,遏制信貸過快增長。
德銀:上半年通脹逾4%
德意志銀行經濟師馬峻預期,上半年經濟增幅為11%,下半年仍會在10.5%至11%的高位運行。尤其是通脹受食品價格如豬肉、食用油、牛奶等推高,通脹率於上半年或高達4%以上水平。估計政府需要加息一至兩次,每次0.27厘;銀行存款利息稅率由20%降至10%,以及增加存款準備金率。
他指出,由於經濟結構正在改變,政府要求節能減排,將會加大政府投資,如治理太湖,以及有可能推出環保稅,將影響污染性行業。
中信嘉華銀行中國業務首席經濟策略師廖群亦預期,上半年經濟增長11%,通脹會在3%以上。對於高速的經濟增長,他認為推行窗口指導行為更有效,例如人行提示商業銀行減慢放貸速度,收緊項目審批指標,加入環保評核等。
對於政府大力推動內需市場,他認為有點成效,近兩年消費增長已由12%增至16%,雖然一定程度給通脹所抵銷,但仍較之前上升一至兩個百分點。環保政策方面,他指未見對經濟造成顯著影響,但對鋼鐵、水泥、電解鋁等污染行業影響則較大。
滙豐銀行中國區高級經濟師屈宏斌表示,上半年經濟增長估計達11%,中國經濟存在偏熱風險,相信近一、兩個月會有加息或調高準備金率等政策出台,以防止下半年經濟加速增長,但不會出現大幅減緩;預期全年增幅會在10.6%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