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個夏天,歐洲證交所業界舉行的「交易論壇」,雲集了一眾股壇高手,包括兒童基金(TCI)創辦人賀恩(ChristopherHohn)這位稀客。賀恩答應在論壇中演說,難免要面對一班充滿敵意的參與者,因他旗下的對沖基金TCI,在多宗金融交易中充當攔路虎。
在2005年,TCI出手阻截德國證交所收購倫敦證交所,最終導致德交所行政總裁塞弗特踢出局。塞弗特在他的著作《蝗蟲入侵》(TheInvasionofLocusts)中,就憶述了這段恩怨。
TCI最新的大動作,就是慫恿出售荷蘭銀行,顯示這些激進派投資者,有能力左右全球大型企業的命運。
賀恩投資技巧熟練,加上他勇於求變,TCI過去三年每年回報率超過四成。但更為人留意的,卻是TCI一方面不講情面的賺錢手段,轉過頭又大搞慈善。這一點與賀恩的出身不無關係。
垃圾堆的貧童
父親為一名汽車技工的賀恩,於英國南安普敦大學修畢會計和經濟學位後,遠赴菲律賓從事銀行工作,其間他目睹當地兒童在垃圾堆中找食物,這一幕深深留在他的腦海。
之後,他往華爾街闖天下,並拜著名對沖基金投資者RichardPerry門下。與其他許多基金經理一樣,賀恩決定自立門戶,但有新穎的念頭。他的妻子於哈佛大學修讀公共政策,並在不同慈善團體工作,兩人於倫敦一次晚膳時,忽發奇想,要「發財立品」,即是成立一家對沖基金,部份收入會撥捐慈善用途。
在退休基金、保險公司和耶魯等名牌大學撐腰下,賀恩成立TCI及其負責慈善工作的兒童投資基金會(CIFF)。TCI目前管理近100億美元(約780億港元),其中14億美元已撥歸CIFF。一如其名,CIFF主力為發展中國家的兒童,提供保健和教育。賀恩去年便以個人名義,捐出2.3億英鎊(約36.6億港元),令他成為全英國最慷慨的善長。
賀恩賺錢的動力,似乎不是來自貪得無厭的個性,而是要證明自己眼光獨到。他不認輸的性格,在今次交易論壇中表露無遺。一位座上客,把40歲的賀恩比作駕駛林寶堅尼的16歲青少年,挑釁說,賀恩阻撓德交所吞下倫交所至今,後者股價漲了一倍。賀恩不甘示弱,反駁稱,德交所股價升了3倍。
打蟲之聲四起
由德國至英國,美國到日本,打擊「蝗蟲」的聲音此起彼落,要求加強監管他們的活動。在這種氣氛下,TCI把部份收益撥作慈善,似乎並非純為做善事,而是希望鋪平未來要走的路。
2007TheEconomistNewspaperandTheEconomistGrou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