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突褲人》連載第一回:核突褲人卓韻芝原本居於平靜村落與一些好友過着平靜的生活怎麼也料不到身後的女同伴竟是鼎鼎大名的開叉腳趾人……
"Soit'skindofRafaandme." 費達拿
費達拿與拿度
我發現自己於「宿敵」這個題目很感興趣,就特留家中收看費達拿(RogerFederer)與拿度(RafaelNadal)的一場溫布頓網球錦標賽。費達拿又名「瑞士快車」,他22歲時已登上職業網球男子單打世界第一──然後,他的生命裏出現了一個宿敵──「泥地王」拿度。費達拿擁有十個大滿貫冠軍,惟獨尚欠法國網球公開賽(泥地賽)這項錦標,往往就是輸給拿度;拿度可以連贏數十場,卻又往往會在球場上敗給費達拿。今年的法國網球公開賽,觀眾等待命運扭轉的一刻,可惜泥地王還是在泥地上贏了,唉不要忘記,泥地王生於滿地是泥的西班牙哦;上星期的溫布頓賽事(草地賽),我也趁墟看看宿命會否改變,然而費達拿還是奪了錦標。
「三屆法國網球公開賽,拿度都奪走冠軍,所以這變成拿度與我之間的事了。」費達拿曾經說過。
不關觀眾事、不關大會事、不關獎金事、不關爹娘事,這是我與他之間的事。
宿敵一詞,字面解作「宿命性的敵人」、「常存的敵人」,也就是兩者長期保持對立狀態,雙方勢均力敵,而且互相敏感於對方的存在,也互相重視。你討厭自己的上司,不叫宿敵,因為雙方本有高低之分;有個人追求你的女友,不叫宿敵,因為兩者必須長期保持對立;你的娘親大人看《溏心》時很討厭阮兆祥,不叫宿敵,因為宿敵間必須為意對方的存在。除非阮兆祥是你的上司,而你快將要升職與他平起平坐,他追了你女朋友七年,而他與你娘親打牌又永遠對死,這才有機可以叫宿敵。
雄性荷爾蒙
宿敵是許多電視、電影的題材;看着別人鬥法、你死我活、不成功便成仁,作為旁觀者,當然看得興奮。我懷疑許多人對此題目的嚮往,自小就養成──別忘記許多卡通片的骨幹主線,都是關於巧遇宿敵、生死對戰、反目成仇、化敵為友:《變形金剛》(Transformer)柯柏文與麥加登、《足球小將》小志強與林源三(戴志偉都係,不過猛虎射球vs天才門將仲立體)、《龍珠》悟空與笛子魔童……印象中,小時候男生愛看的卡通片或者武俠小說,好像統統都與宿敵有關,總是在對決,對決者又總是兩位相互熟悉其缺點的人,我不明白他們為甚麼看極也不悶,不過至少這些都比全部女孩子卡通片好看(好啦好啦,除了《小忌廉》和《橙路》)。卡通片中的比拼、鬥法、將敵對關係視為動力,男生們的雄性荷爾蒙,可能就在那時候催生的。
對宿敵的嚮往
我很希望自己的人生可以有一個宿敵。
一般人的生命裏,頂多只得假想敵、情敵和幾條眼挑針。我很希望有一個宿敵:
‧談得上宿敵,代表你在某方面的才華已經達到數一數二的境界;
‧但如果做到雄霸天下獨當一面,又會變得很孤獨;能夠遇上一位惺惺相惜、亦敵亦友的人,能夠達到「世界只剩你和我生死決」的狀態,人生變得多麼完整,又何其浪漫。
‧看《暗戰》劉青雲與劉德華便知,有甚麼有趣得過自己做每一項小動作,都感到對手在觀察自己,而這個人,竟如此透徹地了解自己。
你不想擁有宿敵麼?我想喎,想到不得了喎。不過呢,得先做到在某範疇的第一/第二才說,未達此境界的話,一切都是空談。
有名的一對
世界上有很多有名的宿敵。當年張國榮與譚詠麟鬥得難分難解,每年雙方鬥獎項拿得多、唱片賣得多、雜誌封面上得多,歌迷各自對立,形象有別,雙方各持寶劍。根據報道,譚校長得悉哥哥死訊後,他作了兩句有關演唱會延期的回應,然後便「說不出話來」。失去了一度是人生中最強勁的對手,餘下的只有欷歔。
俄羅斯跳水名將薩烏丁的老朋友兼對手,是田亮。他曾經表示「對手永遠是中國」、「田亮是一個非常出色的隊員,他總是那麼強大,表現得似乎無懈可擊。他和熊倪一樣,幾乎都是很難戰勝的對手」。薩烏丁的心願是參加北京奧運,但承認自己已經老了,體能未必能撐下去,但仍希望堅持到08。當他知道田亮沒被選入國家隊,很可能無法參加北京奧運時,他顯得很迷惘:「如果沒有田亮,對我個人來說,總覺得會少了些甚麼。」
宿敵間總是識英雄重英雄,一邊對壘,一邊妒忌,卻又一邊互相敬佩。如果你一生只懂仇恨自己的對手,而沒半點欣賞之情,你永遠說不出薩烏丁這一番話。
同根生,卻擁有極端不同的命運,面對宿敵,得相信自己,也不得不信命運。
相同派系之門徒亦敵亦友,比起一般正邪之戰,更有宿命感。畢加索(Picasso)與好友莫廸利亞尼(AmedeoModigliani),二人互相啓發,有指莫廸利亞尼參考畢加索的立體主義,另一邊廂,莫廸利亞尼也啓發畢加索的人臉繪畫,促成畢加索的個人風格。莫廸利亞尼死時只得35歲,坊間的傳聞很多,其中包括他與畢加索之間的情誼,有人認為他倆是好友,有人認為畢加索是他的勁敵才對。有一套講述莫廸利亞尼的電影就叫《Modigliani》,未看過不出奇,反正畢加索和莫廸利亞尼本人也未看過。
宿敵例子隨手亂舉:
國際象棋世界冠軍卡斯巴羅夫vsIBM電腦系統深藍
森柏斯vs阿加斯
曾幾何時的ChristinaAguileravsBritneySpears
最有名的當然是周瑜vs諸葛亮「既生瑜、何生亮」
成也風雲.敗也風雲
《DangerousMove》(Ladiagonaledufou)──1984年奧斯卡最佳外語片
青春vs經驗
嘩!我不懂下棋,這瑞士電影卻看得我血脈沸騰。故事講述年紀老邁的一級棋手Akiva,被莫斯科政府委派到日內瓦,與一名青年天才Pavius對戰,一個有的是經驗,一個有的是青春;一個體弱多病,一個年少輕狂,互相對立,卻互補不足。老棋手敵不過老去
的宿命,心臟病發不能應戰,大會根據規例判定年輕的Pavius贏得比賽,頒發支票時,Pavius竟呆到不懂用雙手接過。他跑到醫院,見到滿身喉管的Akiva,Akiva做了一個「請先下第一步棋」的手勢說:你先。
《死亡魔法》──《蝙蝠俠》、《凶心人》導演
朋友→敵人
兩位魔法界天才原是好友,最後反目成仇,一鬥就鬥了一生。如果你身邊有個朋友被忌與恨蒙蔽,你可以送這套電影的影碟給他。兩個人如何為了擊敗對方而出賣自己,對擊倒對方的慾望,比起自己的道德觀甚至性命還重要?我相信,當一個人眼裏只有勝敗,會變成偏執狂,自此以後,一切本末倒置,生活只會變成爛攤子。
撰文:卓韻芝
電郵:[email protected]
本欄逢周六刊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