秘書V與朋友到陸羽食晚飯,記起蘇施黃介紹過陸羽糯米雞,想試吓。夥計話:「要預訂㗎,經蘇施黃在電視一提。呢兩日賣多咗十零隻。整糯米雞十分花時間,唔可以即叫即製。」
電視食經幾有威力,經蘇施黃一講,食肆生意大增,一啲食肆不知好歹,自動請蘇施黃帶埋攝影隊去試靚嘢,點知蘇施黃邊食邊鬧,場面十分尷尬,呢啲食肆以後怕好難做生意。俾佢讚過嘅一間避風塘式餐廳,吸引咗電腦J,同埋一班朋友去食正嘢,點知門口排長龍,要等好耐。等都冇所謂嘞,欲食海上鮮吖嘛。最杰就係輪到位之後,電腦J等食到眼望望,呢勻就非常痛惜腰間錢咯,因為強烈感覺到食物並非valueformoney!
做食經作家十分困難,因為成為名人之後,容易俾人認得,去到餐廳一定有好位,有好招呼,有好嘢食,跟住介紹老友去,點知老友邊食邊打電話嚟鬧,你話點算好。美國《華盛頓郵報》以前有一位美食批評家(foodcritic)PhyllisRichman,承認相貌曝光後,去到任何一間餐廳都受到極好款待,搞到佢寫不下去!
《費城調查報》(PhiladelphiaInquirer)一位好著名食經作者CraigLaBan,冇外人知道佢係邊個,此人寫飲食指南,封面上佢用五條法國式長麵包遮住自己,而LaBan梗係筆名啦,佢到餐廳試菜,用唔同名字訂位,有時化裝出行。最近LaBan批評一間餐廳嘅牛肉「既肥且韌,沙律既濕且酸」,竟然俾餐廳控告誹謗,呢樣唔算煩,美國人打慣官司嘅啦,但法庭下令LaBan以真面目在錄像機前提供證詞,咁就杰咯,因為公眾會認得出佢,以後點去餐廳試菜評彈呀。此官司有排都未開審,LaBan仲可以繼續寫食評,但前途難卜。美國人辦報認真,食評家力求公正,不以真面目示人,值得佩服。不過八卦之心,人人有之,到LaBan官司開審之日,相信好多費城市民以至全美國大廚、餐廳東主都想知道佢係甚麼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