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建政50多年來,平均每年消失20個天然湖泊。在至今已消失近千個湖泊的背景下,國家環保總局將「鐵腕」治理湖泊污染問題,在明年底前,全面取消太湖、巢湖和滇池(「三湖」)的圍網養殖,同時其他湖泊的養殖面積不得擴大……令江蘇太湖大閘蟹將成絕唱。業界估計,新措施下,江蘇供港大閘蟹將大減,並引發蟹價大漲。
在太湖從事大閘蟹養殖的港商成隆行負責人柯偉在接受本報訪問時稱,暫時只收到當局計劃在明年初將太湖養殖面積縮小一半的通知。他稱,當局一旦全面取消養殖,勢將嚴重影響到漁民的生計,「(屆時)只能考慮搬去新疆天山,用雪水養殖大閘蟹。」據悉,太湖每年出產約2,000多噸大閘蟹,主要供應香港。
港商:太湖蟹絕迹影響供應
大閘蟹入口兼零售商香港華記永昌號負責人陳漢華說,在香港,最出名的是陽澄湖,第二是太湖。如果太湖無大閘蟹供應,他會引入江蘇其他地方的蟹,如金潭湖、落馬湖等地,該等質素其實不比太湖差。不過,太湖蟹絕迹會影響整體供應量,令供求緊張,陽澄湖等地的蟹可能會因此加價。而上海老三陽負責人祈先生亦稱,曾聽過當局擬縮減太湖養殖面積三分之二消息,後來遭當地漁民的反對。他會對事件密切了解。
而內地陽澄湖大閘蟹行業協會會長楊維龍稱,措施實施後,預料明年江蘇太湖、陽澄湖等流域的大閘蟹產量將削減一大半,價格因此而上漲,當中亦將波及供港的大閘蟹。
江蘇省太湖漁業管理委員會副主任吳林坤在接受上海《青年報》訪問稱,當局已接獲有關訊息,但考慮到太湖大閘蟹畢竟是當地較大的一項產業,考慮到漁民的生計問題,目前還在研討具體方案。他透露,目前初步意見中可能會將十幾萬畝太湖大閘蟹的養殖面積壓縮到4.5萬畝,到明年底,西太湖的圍網養殖將全面取締。
全面取締巢湖滇池圍網養殖
當前,太湖圍網養殖出產的主要是大閘蟹。官方數字顯示,太湖圍網養殖已達到20多萬畝,遠遠超出國家的1.5萬畝規定。
國家環保總局局長周生賢前日於全國湖泊污染防治工作會議上提出,將嚴格控制湖泊圍網養殖規模,規定所有湖泊現有養殖面積不得擴大之餘,明年底前要全面取消太湖、巢湖、滇池養殖。同時,在今年底前向重點湖泊流域內的所有城市開徵不低於每噸0.8元的污水處理費。
本報記者
今年大閘蟹將加價30%
港人一年大約吃150萬公斤大閘蟹。香港大閘蟹入口商及內地大閘蟹養殖戶普遍指出,今年大閘蟹將加價10至30%,一是人民幣升值;二是內地百物騰貴,餵飼用的小魚等飼料貴了,坐船出海捕蟹使用的電油亦加了價。以去年一籮20斤蟹賣3,000元計,今年會加價最少300元。業者指,預計今年大閘蟹收成不俗,供港應該充足。
本報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