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建政後在1955年提出「除四害、消滅疾病」的口號,50年過後,不只消滅疾病成為笑話,「四害」(老鼠、蒼蠅、蚊子和蟑螂)也是越除越多,國人近年與「四害」的大戰又趨轟轟烈烈,令人嘆為觀止。
技術越先進「四害」越多
當20億隻東方田鼠肆虐洞庭湖區、所到之處堤岸破損大片農田絕收時,當寧夏銀川180多個居民區蟑螂成災、一個住家殺死的蟑螂竟可超過1,000隻時,當新疆烏魯木齊向陽小區的居民香薰簾擋扇攆都無法鬥贏蚊子、入夏以來無法安睡時,當蒼蠅不理會火車車廂視線範圍內不得超過三隻的國家標準、嚴重干擾河北駛往北京列車乘客飲食時,人們不禁要問,為甚麼除「四害」的技術越來越先進,「四害」為禍卻越來越嚴重?
內地專家表示,自1978年起,鼠災的陰影開始籠罩洞庭湖區,1995年後問題日趨嚴重,有些鄉村的農民甚至在人鼠大戰中敗陣而要搬遷。鼠患猖獗的主要原因,是蛇與鼬(黃鼠狼)等天敵被人為濫捕濫殺。也有專家將矛頭指向三峽工程,認為肇因是「相關流域建大壩,人為改變了洞庭湖區的生態環境」。
驅蠅滅蚊當作政績吹捧
洞庭湖區的人鼠大戰,受到海內外傳媒的關注,但其他省分「四害」為禍的情況並未受到重視,甚至有些地區仍將政府的驅蠅滅蚊活動當作政績在吹捧,仍在為創建衞生城市塗脂抹粉。
湖南岳陽縣獎勵滅鼠,每殺一隻賞一角;河南洛陽市一個街道辦事處也懸賞滅蠅,繳一隻死蒼蠅可獲五角;廣西的城鄉清潔工程問責風暴更誇張,有50多名官員因「掃地不力」受到處分,甚至有副縣長等15名官員因此被掃下台。
官員的環保騷、衞生騷,要的只是表面的政績。獎勵殺鼠滅蠅,獎不出民眾的環保意識;掃地問責制,掃不去官場的齷齪。「四害」為禍各地,似乎還未像淮河水災那樣,驚動胡錦濤、溫家寶,未觸動他們提倡可持續發展、提倡人與自然和諧的神經。
電郵:[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