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石硤尾公園運動場昨午舉行的香港青少年欖球比賽發生嚴重意外,一名14歲欖球小將持球衝往敵陣途中,頭部與對方球員身體發生碰撞,整個人飛彈草地上口吐白沫昏迷,送院後在深切治療部留醫,家人擔憂不已。有醫生指出,凡身體碰撞的球類運動存在一定危險程度,欖球球員平日需多作頸部肌肉練習,可減少頭和頸受傷機會。 記者:文兆麟 冼偉倫 黎家駒
現場為石硤尾公園運動場的草地球場,香港欖球總會與康文署舉辦、康文署資助的2007香港青少年欖球錦標賽昨午舉行第三日比賽,亦是最後一天作賽,由觀塘的中華基督教會基智中學對天水圍香港專業管理協會羅桂祥中學,每隊派出15名球員對壘。
至下午3時45分,基智中學的14歲姓黃男生在場中持球推進敵方陣地,豈料途中其頭部與對方球員的身體發生碰撞。由於對方稍為健碩,他即時反彈到草地上,頭部受傷當場口吐白沫昏迷。其他球員見狀即暫停比賽,由於現場有救傷隊駐守,立即上前替傷者搶救。
鍛煉頸部肌肉免受傷
消息指,事主一度無呼吸和脈搏,稍後由救護車送往明愛醫院深切治療部搶救。事主家長聞訊趕到醫院了解,憂心忡忡;隊友事後也到醫院打氣,希望他「大步檻過」。
香港欖球總會社區經理李偉彬在球場上稱,在比賽過程中大會備有攝錄機拍攝過程,曾翻看影帶,可惜剛未能拍到事主受傷一刻的情況,故需再深入查證一下。現場有其他學校目擊者透露,是事主頭部撞及敵方球員身體再倒下昏迷。
香港體育學院運動科學部黃平山醫生表示,本港學生的欖球比賽規則已提供基本的安全保障,例如規定不准用頭撞人,落場者的體重級數相若等,但欖球比賽畢竟是球員身體接觸的運動,必定存在一定的危險程度,最容易受傷地方是頭和頸,球員平日需加強頸部肌肉的練習,可減低該部位受傷的機會。
欖球在學界中是較冷門的運動,全港有十多間中學備有欖球會,通常要接受過基礎訓練,才被安排落場作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