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康樂及文化事務署轄下泳灘今年以來首現鯊蹤,暑期泳客熱點赤柱正灘昨晨在防鯊網發現一條長約兩呎的幼鯊屍體,中午懸掛鯊魚旗和紅旗,暫時封閉泳灘,但今早九時將會重開。防鯊網承辦商昨晨10時許在港島南區赤柱正灘檢查鯊網時,發現一條已腐爛的幼鯊屍體。
救生員11時半上報署方,至中午12時半宣佈暫封泳灘,並懸掛鯊魚旗及紅旗,提醒市民切勿下水。泳客楊先生稱,他目擊鯊屍在兩個浮台之間的防鯊網附近。
泳客不理警告下水
由於正值暑假開鑼,下午仍有百多名市民在正灘嬉水或日光浴,部份泳客不理警告下水,救生員即乘獨木舟靠近勸止,有市民更在防鯊網外大玩香蕉船等水上活動,無視當局呼籲。康文署發言人表示,纏於防鯊網的幼鯊屍體被隔在網外,防鯊網仍然完整。
該署昨午曾召喚飛行服務隊直升機到場搜索,同時通知水警留意鯊蹤,並以聲納探測防鯊網內泳區,確保沒有大魚或疑為大魚的生物,泳灘今早九時重開。但發言人強調,泳灘重開後泳客應繼續留在防鯊網內游泳。
南區其餘九個泳灘昨午也懸掛鯊魚旗,呼籲泳客留在防鯊網內,包括深水灣、淺水灣、中灣、南灣、舂坎角、聖士提反灣、大浪灣、石澳和龜背灣;新界的泳灘也加強了戒備。自海下灣發現鯊蹤後,康文署已暫停轄下黃石、大尾篤、赤柱正灘和聖士提反灣的水上活動中心一切水上活動。
海下灣再現3幼鯊
另一方面,漁護署昨午3時至5時,再在海下灣海洋生物中心附近發現三條長約兩呎至四呎的幼鯊。對於有報道指有市民計劃組團出海觀鯊和捕鯊,漁護署強調,鯊魚是海洋最高級的捕獵者,市民應尊重牠們為自然生態的一部份,不應試圖捕捉,海岸公園更嚴禁未經批准的捕獵活動。該署強調,市民為安全着想,應避免近距離接觸鯊魚,不應出海觀鯊;署方已聯絡本地潛水組織,傳遞有關訊息。
漁護署高級海岸公園主任王卓基表示,鯊魚雖有能力由海下灣游至赤柱水域,但本身地盤意識強,除非水溫、水流改變或食物耗盡,否則牠們不會貿然離開地盤,估計鯊屍是由海下灣游至赤柱裏的機會不大。
漁護署專家至昨晚仍未能確認赤柱正灘發現的鯊屍所屬品種,但在西貢海下灣發現的鯊魚則相信是烏翅真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