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ebestandthebrightest」,現在已是英語中的固定詞組,它可譯作「一時之選」或「出類拔萃的一群」,實際意思則是對美國精英體制的反諷。
讓「一時之選」成為反諷詞組的是美國越戰記者大衞.哈柏斯坦(DavidHalberstain),他對越戰的報道及寫成的《TheBestandtheBrightest》一書,使他獲得普立茲獎,這本書也被公認為有關越戰的最好的歷史著作,因這本書的名聲,使書名成為英語中諷刺統治精英的固定詞組。在Yahao字典中,你可以查到這個固定詞組的反諷含意。
哈柏斯坦今年四月廿三日在加州車禍喪生,享年七十三歲。六月十二日,近千人聚集哥倫比亞大學附近的河邊大教堂舉行追思會。據報道,在美國歷史上,從來沒有這麼多「普立茲獎」和「國家書卷獎」的得主共聚一堂,來追思一位新聞戰士。
追思會以PaulSimon自彈自唱他的名曲「Mrs.Robinson」開始,歌曲末段:「Wherehaveyougone,JoeDiMaggio?Anationturnsitslonelyeyestoyou」,引來人們對哈柏斯坦的追思。
哈柏斯坦當年對越戰的採訪,扭轉了整個美國國內輿論對越戰的態度。甘迺廸總統、國防部長麥南馬拉對他非常不滿,甚至要求《紐約時報》把哈柏斯坦調離越南。但哈柏斯坦毫不畏懼,他在越南記者會痛斥一名美國將領:「我們不是你的伍長,我們不是為你做事,我們是為編輯做事……我們會打電話到指揮官家去騷擾他,我們要把工作做好,美國公眾有權知道這兒到底發生了甚麼事。你聽清楚了嗎?」這段話擲地有聲。公眾知情權,確是大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