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心商販減成本毒招<br>北京肉包 紙皮做餡

黑心商販減成本毒招
北京肉包 紙皮做餡

內地豬肉價格近期不斷飆升,民眾不但要捱貴肉,就算肉食品亦未必安全,分分鐘「禍從口入」。北京部份無良商販為降低成本,竟將廢紙皮箱攪碎,加入「活鹼」(港稱「哥士的」)、香精混入肥豬肉內,製成均香噴噴的肉包餡。消息傳開後不但震驚京城,有港人亦感到錯愕︰「呢個係真嘅?」香港傳染病專家勞永樂指,吃了這種毒肉包會「好大劑」,輕則上吐下屙,重則會致命。

「外面的包子,我一口都不敢吃,我也叫家人不要吃。他們(商販)只放些壞豬肉就算了,你都想不到他們原來把裏面摻紙皮,你以為吃的是豬肉,其實嚼起來全是紙!」從事飲食業多年的北京居民馬先生,8日向北京衞視第七頻道舉報業界有關無良行徑,他說此舉早已是行內公開秘密。

撕碎浸水加哥士的軟化

朝陽區東四環是毒肉包的重災區,當地街邊早點攤檔售賣的肉包竟因其「獨特的香味」生意暢旺,供不應求。其中一名檔主被問及餡料內一些亁硬的不明物時,他初時說是葱,後又改口指是熏肉。不過,記者事後跟蹤發現,這些商販均住在當地十字口村一停車場旁隱密的大院內。院內衞生環境相當惡劣,地上堆滿製肉包的原料和紙皮箱,屋內更是蒼蠅成群。數名男女工忙着製作肉包,他們將紙皮箱撕碎後浸在水中,加入工業用活鹼(哥士的)將其軟化,然後用鐵鍋熬成紙漿,再加入肥豬肉、葱和腐皮等,最後撒上豬肉香精增加肉餡的香味。一名工人指有關份量不可亂放,要六成紙皮箱、四成肥豬肉,加上長時間熬製,到肉包蒸熟後,一般人吃上口根本無法辨別出真假。

「生意好一天賺8000元」

一名商販坦承此舉是為降低成本︰「一斤肉8元多,能包50多個包子,現在我買5元錢的肉,我還能包50多個包子,一個月我能省多少錢?」他指出,毒肉包早已在市面上銷售逾10年,除北京外,部份北方地區亦有製作︰「這比打工強,一年能賺三、五萬元錢,像我老家生意好的一天能賺七、八千元。」
對此,在北京居住近五年的港人彭小姐不禁慨嘆:「中國人的發明真係太厲害了,我真係無想過佢哋會用紙皮做餡!」她批評,有關政府部門失職,「只係當傳媒踢爆時,才掃蕩黑心舖頭」。經常到北京出差的港人張小姐無奈地說︰「喺大陸乜都可以發生,惟有自己小心啲,睇吓間舖亁唔亁淨、有冇衞生許可證。」
本報記者

「紙皮包」製作過程

製包工場內,工人將紙皮箱浸在水裏,加入腐蝕性強的「哥士的」。

變成紙漿的紙皮箱,混入肥豬肉內成為肉餡。

工人將紙皮肉餡包成一個個肉包。

蒸熟後的毒肉包,無論外表、口感,均與真包沒分別。 互聯網

內地近期問題豬肉

08/07/07
北京不法商販將廢紙皮箱攪碎充當肉包餡

08/07/07
深圳有大量病死豬及灌水豬肉流入當地市場

25/06/07
內地媒體踢爆,6月初逾8,000公斤病死豬肉流入東莞七鎮

08/04/07
北京無牌加工熟食場用致癌物亞硝酸鈉加工豬肉,每日生產逾千公斤

資料來源︰《蘋果》資料室

話你知:肉包太鹹要小心

假包子做得再好,仍會有漏洞。首先,包子的外形應完整,沒有漏餡的問題出現。打開包子後先嗅一下其味道,由於廢紙沒有味道,在加入香精後的肉餡,仔細嗅起來與天然豬肉的味道不同。其次是品嚐味道,不法商販為掩蓋問題肉餡的異味,會加重調味料和鹽。如果吃起來覺得特別鹹的話,則有可能是問題包子。除包子本身外,消費者還要留意賣包子攤檔是否有衞生許可證,其經營地方的衞生環境,包括消毒和清洗設施是否齊備。而工作人員應穿着亁淨的工作服,胸前需佩戴健康卡。

朝陽區工商人員突擊檢查有關製包工場。 互聯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