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80年代的「烽煙」先驅,到為香港電台高呼五聲「撐」字的廣播處處長,朱培慶見證港台最光輝和最風雨飄搖的歲月。公務員事務局的資料顯示,任職逾36年的他最高可獲逾453萬元的一筆過退休酬金,另每月享有8萬元長俸。
烽煙先驅者
家境清貧的朱培慶在舊式徙置區長大,自小努力苦讀,伊利沙伯中學畢業後,靠獎學金升讀香港大學數學系。1971年大學畢業後立即加入港台任職助理節目主任,此職位當時的入職要求為中五畢業,因此他憑高學歷成為重點培訓對象,遠赴英國廣播公司(BBC)受訓半年。他回港後隨即籌辦年輕人節目《青春交響曲》,以青年導師的角色當主持,與吳錫輝及陳任等人合作,火併當時商台的DJ組合「六啤半」,成為八十年代的集體回憶。
《青春交響曲》成為當時最受歡迎的節目,朱培慶備受港台賞識,開始主持一系列時事節目,如《香江之晨》、《面面觀座談會》及《太平山下漫步》,是接聽市民來電、討論時事直播節目的「烽煙」先驅。他其後繼續平步青雲,1988年升任教育電視台長,1992年晉升助理廣播處長,1993年再獲升為副廣播處長。
回歸後港台風雨從未間斷,朱培慶1999年接替備受各方壓力轉職的張敏儀,成為廣播處處長,任內棘手事件包括兩屆行政長官董建華及曾蔭權對港台節目的批評、連串員工涉嫌貪污醜聞、審計署指控港台賬目混亂的「十宗罪」等,以及目前尚未解決的公共廣播服務檢討。他支持港台轉型公共廣播機構,今年5月更高調聲援「撐港台」遊行,在集會高呼五聲「撐」字,以示對員工的支持。
本報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