砵 酒 - 蔡瀾

砵 酒 - 蔡瀾

到葡萄牙去,當然得到Oporto去,當地華人給她取了一個中文名,叫波爾圖,是第二大城市,離開里斯本五六個小時的車程。
波爾圖以出口砵酒見稱,而釀製這種酒的,是在市郊的山區,風景如畫,很像瑞士、意大利北部和法國南部的混合,一點也沒有葡萄牙的影子。
我們參觀的MontezChampalimand酒莊,被譽為當地最好之一,經彎彎曲曲的山路,好不容易才到達。
這裏的葡萄都種在山坡上,常年吸收陽光,有些樹齡都是百年以上的,據說愈老的樹,釀製砵酒最醇。發現老葡萄園種的樹很疏,不像新的那麼密密麻麻擠在一起,當時土地不值錢,盡量浪費空間,才種得出優良品種。
在法國看到的葡萄園,路旁總種些玫瑰,並非用來觀賞而是測病,害蟲一傳到,先感染玫瑰,即刻便得做殺蟲措施。
波爾圖的葡萄園為什麼不種玫瑰呢?我問園主,回答說現時天氣亁燥,不適合害蟲生存。又因種得疏,不易傳染。防蟲工作一做好,就沒有顧慮,不必預防。
而砵酒是怎麼做的呢?這是我迫不及待的問題,傳說是因為葡萄牙水手出海,為避免船隻晃動而令紅酒變壞,就下大量的糖去防腐,產生了砵酒。
這根本是錯誤的觀念,真正的砵酒,是不加糖的。那為什麼是甜的呢?
原來釀酒的過程和一般的餐酒是一樣的,但為了使餐酒中有酒精,葡萄汁不斷地發醇,酒精才能製造出來。
最初發酵出來的酒都是甜的,像我們的糯米酒,甜份很高。此時砵酒製作人在酒中加了劇酒,這麼一來,發酵過程停止,酒停留在糖份高的狀態,才放進橡木桶中去醇化。
醇化過程當然愈久愈好,故有十年,二三十年的砵酒出現,過程就是那麼簡單。有些老酒醇化得像白蘭地,又香又濃,變成琥珀色,人間美味也。
〔葡萄牙之旅.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