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外邊回來,本地荔枝已及水尾,聽講本年荔枝雖非失收卻非大造,幾乎在市場打了幾個照面漸告淡出。
從樹上親手摘荔枝,坐在樹頭品嘗的情景在香港漸告煙消雲散,與我們童年隨便一家都擁有少者三兩棵,多者一整個園數百棵的盛況,在現代城區發展下漸告消失。內地當然還有不少果園,可是在香港,除非與所餘無幾的果園主有親密關係,不然……只有元朗大棠荔枝山莊才得親近往昔滿山滿谷盡見果樹,作一回隱入田園逍遙人。
十多年經營,作議員的弟弟對外,酷愛農耕的哥哥對內,過去空靈大棠谷山林今天變作綠樹連片欣欣向榮的綠色田園,除了荔枝還有楊桃、蓮霧、龍眼、黃皮、大樹菠蘿、桃、李、木瓜,更有最新種植的士多啤梨。哥哥梁新發是我的初中書友,一腔對種植的熱情,自廿年前放到改變一片本來不事生產的河谷之中,從一片光溜的山頭變作今天冠上「有機產品」Logo的荔枝山莊,發仔的成功不單止是一項事業,更是現代新界人中極稀有的品德。當原居民利用自家或公家的土地中飽私囊,老早忘記根源植於農田,不單止,更為圖利不惜將養育數十代的土地污染,破壞,徹底改變鄉居本來綠色面貌。
發仔沒有移山,按照本來山河形態,從荔枝樹到其他蔬果一概使用傳統有機種植方式,種出香港幾乎唯一一個佔地數百畝的林蔭綠田園。除了植物,更有魚塘與叫小朋友歡呼喜愛的小動物。過去數星期,發仔兄弟招呼不同區域與村落的長者一頓盆菜午飯,更每人一袋荔枝,都是上乘的桂味與糯米糍。老同學說這時節本地桂味糯米糍已完,只餘槐枝,分贈長者鄉里的荔枝為來自靠北的福建。
近年筆者亦嘗試於公餘回家種點荷花植點竹蘭,一頭煙,半點不容易!一花一草一樹的生命十分珍貴荏弱,耕者須付出十足功夫與愛心才得叫它們正直成長。種出一片山林,財帛人力不在話下,重要是心機與愛意,看老同學一面深色健康皮膚,太陽底下久曬了,仍然不倦樂道他們的牛兒馬兒與新植的瓜果品種,真真難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