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開發銀行在港發行的首宗人民幣債券,市場反應異常熱烈,牽頭及入賬行中銀香港(2388)公佈,零售及機構投資者部份均獲超額認購,總申購金額超過140億元(人民幣.下同),相較50億元發行額錄得近2倍超購。發行人決定,零售及機構債券的最終發行額各25億元,並保證散戶投資者至少獲每人分配一手債券,即個人最低認購額2萬元。
【本報訊】是次零售部份接獲超過6萬份認購申請,涉及申購金額逾70億元;機構投資者的申購金額亦超過70億元。截至5月底,本港人民幣存款增加2.6%至262億元,但首批發行的人民幣債已吸納了本地50億元人民幣存款,市場預期第二批人民幣債不久後將登場。
開發行行長陳元表示,人民幣債在港成功發行,表明了本港投資者對內地經濟發展的信心,是次籌集的人民幣資金,將用於貸款支持基礎設施領域的國家重點項目建設。
任志剛:反映需求殷切
金管局總裁任志剛說,是次發債獲熱烈認購,顯示本港投資者對包括優質人民幣債券的人民幣投資工具,需求殷切。
債券牽頭及入賬行之一滙豐銀行,其執行董事王冬勝說,人民幣債券在港成功發行,為內地在開放資本市場發展上,邁出重要一步,亦有助本地債市拓展。中銀香港總裁和廣北亦表示,發債在短時間內完成,發行及清算系統亦運作暢順,為內地金融機構日後在港發行人民幣債,建立良好開端。
人民幣連跌4日
人民幣滙價昨連續第4日回軟,開盤中間價報7.6085,收市則報7.6015,較上周五微跌5點子。人民銀行行長助理易綱在北京表示,現時不能單靠調整滙率來紓解國際收支不平衡的壓力,以及應付流動性過剩的問題,應該要多管齊下解決,包括支付消費、擴大內需、進一步開放市場、擴大商品進口、鼓勵及促進民間對外投資,擴大合格境內機構投資者(QDII)、有秩序推進城市化、加強勞動權益及社會保障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