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年人事<br>莎莎十年三變創出路

10年人事
莎莎十年三變創出路

97年是香港的轉捩點,連鎖化妝品零售商莎莎國際(178)在這一年上市,距今十年,莎莎主席郭少明跟香港其他零售商一樣,捱過最艱難的金融風暴、沙士,享受過CEPA、自由行的甜頭,面對經濟起伏不定,他說:「只要係大圍嘢,就唔使咁灰,只要唔係自己出問題,唔好嘅嘢,一定會過去。」

97年前,香港一片歌舞昇平,莎莎亦將預備了兩年的上市計劃付諸實行。郭少明回憶說,上市集資是為了拓展台灣、星馬等海外市場,但上市未夠半年,「金融風暴就好似一盆冷水淋過嚟,短短半年,香港遊客冇晒,新開拓嘅市場又未站穩陣腳。」金融風暴前,莎莎有40%生意來自來港旅客:30%來自日本;10%來自歐美,以及東南亞各地。

金融風暴擴充攻本地客

面對門可羅雀的局面,郭少明不但沒有縮舖裁員減開支,反而把心一橫轉攻本地市場,連開10家分店,「企喺度等冇用,冇遊客就做local(本地)客生意,以前搵舖揀遊客區,金融風暴要做local客,就揀荃灣、沙田local客地區,搵啲啱本地客嘅貨賣。」
變──就是出路。「多咗港客,莎莎守過咗金融風暴,營業額冇減。做零售,營業額冇減好唔簡單,我有信念,之後一定會好!」
可惜捱過金融風暴,下一場仗更難打,「喺香港做生意幾十年,面對過好多次經濟起落,金融風暴有得望佢會完結,但沙士冇人見過,會死人㗎!」不但莎莎門市,幾乎整個香港當時都變得死寂,「冇人有心情化妝,個個戴口罩,連唇膏都唔使搽。」
「當時有家老人院打電話畀我話,郭生你好人,可唔可以捐啲口罩畀啲老人家,佢哋惹到沙士死梗㗎。」當時郭少明再次把心一橫,「橫掂冇生意,採購部同事都冇嘢做,我動員全個部門,去全球搵合規格嘅口罩同清潔用品番嚟。」
變──就是出路。今次莎莎由賣化妝品變成兼賣衞生清潔用品,不但令莎莎業績不用虧損,郭少明送口罩給老人院更贏得名聲,「𠵱家老人院仲時時打電話嚟,問候同多謝我。」

沙士賣清潔用品賺錢

沙士最後都「overcome(克服)」,但香港經濟慘遭蹂躪,零售業更是奄奄一息,「當時好多公司分店減吓一間、減吓又一間,慢慢就冇咗。」為了不灰飛煙滅,郭少明再次逆市擴充連開7間分店,「沙士之前,同事已經做過統計,發現大陸遊客佔生意額兩成,所以我喺遊客區開大店舖,銅鑼灣恒隆廣場個舖,就係當時租落。」
結果莎莎與其他香港零售商迎接了美好的時光,大陸放寬內地居民自由行,加上廸士尼主題公園,大量中國遊客湧港,莎莎成為自由行必到的掃貨地點。
2000年莎莎為了趕上中國熱,曾經找了大陸夥伴伊貝佳作「盲公竹」,以為可以直搗大陸市場,結果,賠上1800萬元學費。中央送予港人的另一份大禮──CEPA,令曾經一心進軍大陸的莎莎,捲土重來。
在香港做零售,從來都不會長久享受美好風光,自由行、CEPA雖然令莎莎盈利年年增加,但地產商卻要分享很大的一杯羮,「租金升係好事,做零售嘅,邊個想好似97年後至2000年咁要減租,但最近租金真係加得有啲過籠。」

租貴積極拓品牌代理

盈利被租金蠶食,郭少明再度要變,「其實莎莎一直有代理品牌,𠵱家我哋更積極去做,將個部門改名為品牌管理,𠵱家我哋獨家代理超過100個牌子,唔講你可能唔知,淨係呢部份嘅生意都成9億元,係香港最大代理商之一,佔莎莎整體生意額三成半,我希望再增加多一啲。唔係我哋賺多咗,只係想呢方面增加嘅生意,可以用嚟填補舖租增加。」
不斷轉變只為「適者生存」,不過,郭少明仍然樂觀,「任何一段時間,都可以利用,有危就有機。總之喺任何環境,都要諗──機會嚟喇!」

現時租金昂貴,莎莎積極拓展品牌代理生意。資料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