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烈日當空,紫外線指數爆燈,美白產品成為女士至愛!不過,有皮膚科專科醫生指美白產品常見的成份包括熊果素及果酸等,有可能引起皮膚敏感,導致皮膚痕癢、出紅疹及脫皮。 記者:黃嘉寶
皮膚科專科醫生王夢貞指,上月收到四宗因使用美白或補濕產品而出現皮膚敏感的求診個案,較過去數個月多。她表示,其中一名逾20歲男求診者連續兩晚敷水份面膜,但於一星期後面上長出逾30粒暗瘡。她說:「患者平時好少生暗瘡,有可能係面膜潤得滯,阻塞毛孔。」另兩名女患者分別使用美白精華及眼部美白精華試用裝後,面部長紅疹及眼部出現脫皮、痕癢。
王夢貞稱,美白產品包括精華素及紙面膜等均含刺激性成份如對苯二酚(Hydroquinone)、維生素A酸((Tretinoin)及熊果素(Arbutin)等,它們抑制色素產生,但控油及補濕成份容易引起皮膚敏感。她指皮膚敏感可分為刺激性及敏感性,前者主要由於成份濃度太高或使用太頻密所引致,如高濃度的對苯二酚會造成皮膚紅腫,故不建議市民每日使用美白面膜;至於敏感性則表示患者本身已對某成份敏感。
過期會細菌滋生
王夢貞建議一旦皮膚出現脫皮、痕癢及紅疹時,就應停用該款產品,「繼續用只會令皮膚腫、表層皮膚發炎同色素沉澱。」她續稱,除了注意產品成份外,市民也需留意產品的有效日期及是否加入防腐劑,「有啲人會對防腐劑敏感,過咗期嘅產品都唔應該用,因為面膜濕淋淋,過咗期可能已經有細菌滋生。」
陽光猛烈,她認為女士使用美白產品在所難免,但使用美白面膜前,不妨剪一角敷在身體其他位置,看看會否出現皮膚敏感。此外,標榜不含化學成份、含天然草本精華的產品也有可能引起敏感,容易出暗瘡者應避免使用「敷過夜」的面膜。
部份求診個案
求診者:逾20歲男子
使用產品情況:連續兩日使用補濕面膜,並將面膜敷過夜
症狀:長出逾30粒暗瘡
求診者:逾20歲女子
使用產品情況:連續一星期使用美白面霜
症狀:出紅疹及痕癢
求診者:逾20歲女子
使用產品情況:連續一星期多使用美白精華
症狀:出紅疹
求診者:逾20歲女子
使用產品情況:使用眼部美白精華
症狀:眼角脫皮及痕癢
美白產品容易致敏成份
對苯二酚(Hydroquinone)
維生素A酸(Tretinoin)
壬二酸(Azeleicacid)
熊果素(Arbutin)
果酸(AHA)
麴酸(Kojicaci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