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歸10年,趙良駿與羅永昌皆有心,用光與影留下印記。早前上映的《老港正傳》以個人政治取向為故事軸心,調子沉重;《每當變幻時》避重就輕,選擇以個人情感生活作為切入點,從側面描畫10年間的社會變遷。撇開商業考慮,用輕鬆手法處理嚴肅問題,除娛樂性比較豐富外,感染力往往也勝一籌。
富貴墟是舊社會的縮影,時移世變,街市佬、街市婆負隅頑抗,結果還是敵不過時代的洪流,富貴墟成了「集體回憶」。1997年的夏天,阿妙為了替父親還債淪落街市;2007年的夏天,阿妙成功擺脫庸俗,開拓了她的時尚事業。10年韶光,阿妙驀然回首,卻搞不懂是得的多,還是失的多。這是阿妙的生存之道,也是許許多多香港人的一聲嘆息,到底無時無刻以「醒」字行頭,在心口掛個「勇」字力爭上游,到頭來是否真的值得慶賀?
可以把《每當變幻時》歸類為溫情喜劇,電影的着墨點不只於阿妙與魚佬的愛情,還有父女情與同舟之誼。這個類型的港產片近年買少見少,難得片中沒有硬滑稽笑位,街市入閘機、西瓜保齡、還有那句「街市話晒都係小朋友做功課同溫書嘅地方」,搞笑輕描淡寫,卻十分到肉。電影也不乏動人情節,處理手法同樣淡淡的,當中以阿妙與魚佬搶錢包一幕最能觸動人心,而寫電郵的劇情,在靜態中產生了出乎意料的震撼力。
電影勝在不矯揉而人情味濃,不過整體佈局不算精心,尤其結局部份較弱。應該帶有遺憾,但魚佬假結婚相當突兀,阿妙搖身變成化妝大師欠缺說服力,猶幸結尾的那個定鏡意味深長,為電影畫上一個甚是漂亮的句號。
《每當變幻時》最為出色的地方,其實在選角。馮淬帆、盧大衞演出恰如其分,兩位綠葉久別銀幕,自然而然為電影增添了懷舊氣氛。飾演豬肉佬的黃渤外形粗獷,卻有很好的喜劇效果。陳奕迅與楊千嬅這一對主角搭配更是不作他人想,兩人同屬「自然派」偶像,形象親切有如街坊街里,而且兩人曾經傳過緋聞,觀眾對角色關係容易投入。陳奕迅向來不修邊幅,我行我素,似賣魚佬;楊千嬅淳樸,對事業發展不無野心,與阿妙的角色設定切合。
撰文:阿童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