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出2017普選特首 候選人須推委確認<br>民建聯方案被轟搞假普選

提出2017普選特首 候選人須推委確認
民建聯方案被轟搞假普選

【本報訊】政府下周公佈政制發展綠皮書,民建聯昨日率先提出他們的普選特首方案,建議直至2017年才普選特首,至於民主派擔心會淪為北京篩選候選人,即由提名委員會經所謂民主程序提名特首候選人的機制,民建聯認為必須存在。民主派指民建聯方案,要先經推委確認候選人身份,目的是篩選不同政見人士,只是假普選,民主派不會接受。
根據民建聯建議,2012年特首選舉應繼續沿用選委會選特首的模式,但將現時商界公司票,擴大為董事票,提名人數也由100名選委,下降至不少於50名選委。到2017年才開始普選行政長官,按選委組成方式,產生800人的特首提名委員會,任何人獲50名推委提名,就可以成為參選人,再經提名委員會通過民主程序確認,才可成為正式候選人,再交由市民一人一票產生。

方案沒有公信力

方案沒有公信力
民建聯認為,2017年是推動特首普選的適合時候;至於立法會普選日期,副主席譚耀宗表示,由於立法會普選問題複雜,所以今次未有提出有關建議。至於以甚麼民主程序產生候選人、民主程序會否成為篩選機制,他未有回應,只說要多聽意見,又強調一切是按基本法規定辦事。
民主黨主席何俊仁批評,民建聯的特首普選方案只是篩選方案,這種選舉只會出現「曾德成對曾鈺成」的局面,而普選立法會議員更是遙遙無期,而且方案沒有公信力,直言「民建聯有親乜方案,有壓力就會改」。何俊仁不擔心市民會支持民建聯方案,因為民建聯方案欺騙市民,不是真真正正的普選。
職工盟立法會議員李卓人表示,2017年才落實特首普選太遙遠,立法會普選更加不知要等到何時。
自由黨主席田北俊認為,普選特首2012年就可以落實,指只要門檻夠高,特首普選可以提前至2012實行,到2017年才相應調低,之後再逐步降低。

民建聯普選特首建議

2012年:
特首選委人數維持800人

擴大選委會選民基礎,將公司票改為董事票

特首候選人提名人數降低到不少於50名選委

獲選委過半票數當選特首

2017年:
按基本法組成800人提名委員會

取得不少於50名提名委員會委員提名可成為參選人

提名委員會按民主程序,確認不少於2名參選人為候選人

最後由一人一票普選特首

資料來源:民建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