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在歐洲旅行,覺得皇宮輝煌之餘,也感嘆教堂的宏偉。這是因為古時皇帝和教宗的權力並重,你建一座皇宮;我就要一座比你更美的教堂。
拿破崙來侵略時,皇室避到殖民地巴西去,船載不了那麼多人,教會領袖紛紛避難,逃得無影無蹤。剩下來的修道士怎麼求生?拿出他們做甜品的看家本領,賣起葡撻來,我們才有口福了。
距離里斯本不到一小時的Belem市鎮中最大的修道院旁邊,有家蔗糖提煉廠,修道士們就在這裏開店,到了週末禮拜,這家人一天可以賣七八萬個葡撻。
到目前,還有多個旅行團帶遊客去,反正賣得不貴,成為一個每個人到得了的旅遊勝地,本來這些地方我們的攝影隊是不去的,但是經過交涉,撻廠竟然可以讓我們將製作過程拍下來,也就樂意前往。
外牆以白色和藍色為主,這兩種都是我最喜歡的顏色,一看到已產生好感。但是,喝酒的人總不愛吃甜的,我沒覺得葡撻有什麼特別之處,數年前大行其道時,在澳門嘗了一些,也沒留下什麼深刻印象。
上次和廖先生來,也沒來過這家撻店,這回既然來了,吃了一個,果然美味無比。
與其他蛋撻不同的是:第一、它雖然也是鐵模印出來,但是沒有一道很厚的邊,整個撻像是一個整體,邊並不厚。第二、其他撻名字直叫蛋撻,可見蛋用得多。這裏的,蛋少,以牛奶為主,比蛋滑。第三、蛋無油,奶有一層,所以烤後肥的地方才會發焦,樣子才美。
工作人員吃了,都說:「好吃是好吃,就是太甜了。」
我很想用拳頭敲他們的腦袋。甜品嘛,吃不甜的幹什麼?為了你們這些怕死的人減糖,古早味道不就完全失掉?鹹就該鹹,甜就該甜,才是食物。別他媽的亂搞!
〔葡萄牙之旅.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