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在威爾斯親王醫院接受化療時被「打錯針」的血癌少女小琳,半個多月來要靠呼吸機維生,延至昨中午不幸離世,結束短短21年的生命。
本月底完成調查
小琳家人及男友悲痛欲絕的同時,據悉,打錯針的女醫生亦對事件自責及十分難過,其臨床職務仍被暫停,直至院方本月底完成調查。
21歲的小琳本就讀於專業教育學院設計系,05年底證實患上急性淋巴白血病(血癌),本來化療進展良好,計劃完成療程後,9月重過校園生活。可惜上月中因一名女醫生打錯針,將原應用作靜脈注射的化療藥,注射入脊髓內,令她腦部受創。
本來小琳仍有一線生機,但院方在打錯針5天後,才發現出錯,急急為其腦部注射生理鹽水,希望沖淡打錯的藥物,但小琳已陷入昏迷,要靠藥物及呼吸機維持生命。院方證實救治無效,交由小琳家屬決定何時拔喉。
威院發言人表示,小琳昨中午11時55分逝世,家人一直陪伴在側,院方深表悲痛,對病人家屬致以深切慰問及道歉,會提供所需協助。院方已將事件交死因庭調查,該院早前亦邀請海外專家,成立三人專家委員會,調查出錯原因。打錯針的醫生仍被暫停臨床職務,未被革職。
暫時延遲其考試
據悉,打錯針的女醫生是一名初級醫生,原定上月初參加腫瘤科專科資格考試,事發後負責考試的香港醫學專科學院,暫時延遲其考試,等待調查結果。按一般做法,若調查顯示該醫生需對事件負上很大的個人責任,或會將其考試無限期押後,該醫生難以獲專科資格,影響前途。
有威院醫生表示,雖然事件中該名女醫生有出錯,但外國早已有類似醫療事故,醫管局管理層有責任加強危機處理。現時威院的改善措施,如用注射袋取代針筒,儲存靜脈注射的化療藥要避免與打入脊髓的化療藥混淆,外國早已實施。外國也規定要兩名醫生一同打針,雙重核對,若本港早實施有關措施,可將風險進一步減低。
小琳被打錯針經過
05年
經過:證實患上血癌
07年初
經過:病情好轉,可回家休養
6月15日
經過:在威院化療時,醫生打錯針,將靜脈注射的化療藥,注射入脊髓
16日
經過:出現頸硬等症狀,到威院急症室求醫,即時入院接受抗生素治療
20日
經過:陷入昏迷,院方證實打錯針
21日
經過:注射生理鹽水,為她沖淡藥物
7月初
經過:家屬引述院方指返魂乏術,只能靠藥物及呼吸機維持生命,由家屬決定何時拔喉
7月7日
經過:中午11時55分逝世
資料來源:《蘋果》資料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