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港量減 淡水魚加價三成

供港量減 淡水魚加價三成

【本報訊】繼與內地「爭豬」後,港人又要與內地「爭魚」。有淡水魚業界表示,近期內地供港的雜魚,如港人喜歡做家常小菜的桂花魚及白鱔,供應量較平日少三成,批發價每斤貴三成,主因是淡水魚內銷價格較外銷到本港貴約一成,不少養魚戶爭取利潤,將魚穫轉內銷,令本港供應量大減。在豬貴魚貴情況下,內地供港菜及蛋價反而下降,成為市民買餸另一選擇。

業者:內銷好賺過外銷

港九新界海外漁業批發商會理事長許漢文表示,現時內地供港的四大家魚(大魚、鯇魚、鯉魚及鯪魚)供應量正常,但雜魚如桂花、福祿壽、山斑、塘虱及白鱔等,供應量顯著下跌,只有平日的七成,導致批發價上升,其中桂花魚及白鱔每斤約30至40元,較平日貴8至10元。
他說,雜魚供應短缺,是由於內銷價錢較外銷到本港貴8%至10%,內銷魚不像輸港魚要進行孔雀石綠等多重化驗,成本較低。另外,輸港淡水魚又因路程遙遠,加上本港近期天氣炎熱,魚穫死亡率高,令註冊供港魚場寧願將魚穫轉內銷。有業界表示,「內銷好賺過外銷,𠵱家攞魚要講交情,同你熟至畀你」。

蔬菜雞蛋跌價逾一成

在豬貴魚貴的情況下,吃菜及蛋或是市民另一「出路」。蔬菜統營處總經理黎國仁稱,內地蔬菜收成好,供應量足,令近期內地供港蔬菜批發價跌約兩成,包括菜心、芥蘭及瓜菜等,相信零售價也會下調。
長沙灣蛋商張淑芳表示,近兩周內地雞蛋來貨價下跌約一成五,由早前高峯期210元一箱(360隻),減至現時170至180元一箱。在灣仔街市買餸的郭小姐表示,豬肉及魚加價後,她不會每天購買,但她會選擇內地菜及蛋,以節省家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