坊間吃魚翅的,不少人喜歡在魚翅湯裏加上一點醋,也許是認為魚翅很難消化,如果能加一點醋,就可以幫助消化。其實這是想當然而已,根本沒有食物營養學的理據,甚至對於魚翅是甚麼,也可能一知半解。
甚麼是魚翅?這是取自鯊魚等軟骨魚類鰭中的軟骨,是鯊魚背鰭、胸鰭的總稱,其主要成份是膠蛋白,對人體的皮膚、血管、骨骼、牙齒和軟骨等的形成,都有重要影響,又能補血、開胃、補虛、養顏等。好的魚翅,其翅針粗大和軟滑。
中國人吃魚翅的歷史可追溯到數百年之久。明代李時珍的《本草綱目》說「鯊魚,古稱絞……背上鬣,腹下有翅,味並肥美,南人珍之。」另外《本草綱目拾遺》載有「凡宴會肴餞,必設此物以為珍享。」
到清朝時,魚翅已可作為官員的貢品,其後才轉向民間。才子袁枚的《隨園食單》,便記載了當時魚翅的烹製法和食用萬法。
魚翅既是名菜,因此每年漁民捕獲的大約一億頭鯊魚中,很大部份都是被割下魚翅用來烹製的。但近年又有環保專家發現魚翅含有大量水銀,危害身體。這些水銀成份,其實是來自污染的河水,加上鯊魚在食物鏈中處於最高位置,其體內的水銀成份總是愈積愈多。
若不是河水污染,魚翅真的是可以多吃無妨。而魚翅若煮得熟爛是不難消化的,因此不用加醋,且加了醋反會奪其真味,不加醋是希望以原味品嚐出魚翅,以及高湯的自然烹調原味。事實上,魚翅湯本來是清淡的吃鮮味食品,加調味料只是浪費,可惜很多食客,篤信海味必須加醋。如果真的要加,也可加些薑末、葱花或芥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