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超聯貴為近年全球最受注目的足球聯賽,不能不佩服他們「出有時、入也有時」的作業系統。
「出」的意思就是賽會及球會能夠向海外拓展業務,將被商品化的球星及球會形象推廣至世界各地市場,從中賺取國內市場以外的金錢;而「入」就是指各本土球會間因為種種不同理由,相繼被外國資金引入,因此這兩三年間湧現了俄羅斯人、美國人甚至冰島人成為英超球會的班主。
港商揮金入主英超球會
到最近,收購英超的外資名單終於出現了亞洲人的名字,泰國前總理他信已經成功佔有曼城75%的股份,取得球會的絕對操控權;而香港商人楊家誠亦都從伯明翰購入近30%股權,成為球會的最大股東,並且有機會於明年全面收購該中西部球隊。
個人認為有亞洲人入主英超絕對是互惠互利,首要原因莫過於可促進當地與亞洲球員的技術交流。又如他信,最懂得搞噱頭,從他聘請前英格蘭領隊艾歷臣執教曼城可見一斑,估計他信會有辦法將英超聯變得更五光十色。
望香港球壇掀起新景象
可惜,上述的現象於香港足球未算普遍。轉眼間香港回歸祖國已10年,這10年間球市之興衰的確令人感慨萬分。其實以回歸盃事件作借鏡,若果商人能夠將贊助費轉為班費來支持本地足球,而非僅此贊助一項盃賽,相信對本地足球實在會是極大的鼓舞。新一屆球季將隨着新足總領導層而來臨,在此希望新升班的球隊及新的管理班底能夠為球壇帶來一番新景象。
丘建威
周一:妙筆生輝
周二:世界漫遊
周三:轉會風雲
周四:Blog中你
周五:不平威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