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白烚 - 蔡瀾

大白烚 - 蔡瀾

最地道,最好吃的葡萄牙菜,是大白烚。出發之前已吩咐先頭部隊的資料搜索員Marker:「說什麼,也要給我找到一間大白烚餐廳來拍。」
在布達佩斯時接到她的電話:「你給我餐廳都沒開門,現在夏天,大白烚是大冷天的食物呀!」
「我不管。」我大叫:「找旅遊局、問當地老饕,總之非拍不行!」
好一個Marker,經千辛萬苦,終於發覺了在Sintra的一家叫Compones餐廳,一年從頭到尾都賣大白烚,獨沽一味,每天賣幾百碟之多。
「如果要拍製作過程,就得一大早去。」她說。當然不是問題,我每天總在清晨六點鐘已經起身,其他工作人員不太受得了罷了。
餐廳分樓下和二樓讓客人進食,廚房反而蓋在三樓全層,走了進去,看見的大廚是位肥婆,鄉下人打扮,一副你要拍隨便給你拍到夠的表情,默默耕耘。
我低聲問翻譯:「師傅在葡萄牙話怎麼說?」
「Professore。」他回答。
「那是大學教授呀。」我也聽出來,繼續再問:「廚房的呢?」
「也是Professore呀!」
不管是或不是了,我向那村婦大叫:「Professore!」
這時才看到她親切的笑容,由此從頭到尾,一樣樣煮給我看。還以為大白烚是把所有食材全部放進鍋裏一塊煮的,原來肉類分開,豬耳、豬頭肉、排骨等另煲。香腸有肉腸、飯腸、麵腸、辣腸和酒腸五種,下鍋的次序也很重要,不然會爆開。洋葱、高麗菜、豆子用其他鍋子,最後才一齊上桌,吊味的秘訣,是熬一隻老母雞。
我們把過程一一記錄,最後輪到試食,我從來沒有吃過那麼美味和豐富的一餐,心滿意足,Professore看在眼裏,走過來把我抱了一下。
〔葡萄牙之旅.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