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於內地券商及基金昨正式開始申請QDII資格,對股市影響隨即立竿見影。A股在憂慮走資下,暴瀉逾5%,但港股則憧憬北水南調,連續第三日創新高。恒指收市報22252.99,升34.44點(0.16%);H股指數更挾高104.24點(0.84%),收市報12578.26,與恒指雙雙攀越歷史高位。港股主板成交增至851.29億元。
【本報訊】港股早段曾漲百點,再越22300,午後雖倒跌91點,但收市前仍重上22200。值得留意是,即月期指在現貨收市後,由高水轉為低水,而期指最後15分鐘更離奇急挫76點。時富證券研究部董事羅尚沛估計,恒指連續兩日在22300得而復失,在此已形成阻力位,後市或先行調整。而H股超買情況更嚴重,加上國家稅務總局禁止9家國企股續享過期稅務優惠,或影響近期中資股良好氣氛,H股今將面臨沽壓。
與恒指齊創新高
港交所(388)勢如破竹,昨一度升4.4元至129.9元,收市升幅收窄至2.1元,報127.6元。中資銀行股亦獲買盤追捧,一直落後的中行(3988)彈高2%至3.98元,建行(939)及工行(1398)亦分別進賬2.8%及1.1%,三者已為恒指進賬36點。
重磅股中移動(941)曾高見87.5元,收市倒跌0.1元至86.5元,滙控(005)則微升0.2元至143.2元。
內地證券及基金QDII資格申請昨正式受理,國家外滙管理局副局長李東榮日前表示,隨着下一階段QDII機構增加,外管局相應的QDII額度審批將隨之加大。不過,有業內人士稱,自5月宣佈放寬QDII後,已陸續有資金偷步南下買港股,「以往港股得五、六百億元成交,近月卻日日800幾億元,相反A股最近交投由3000億元縮到得番千幾億元,唔使講都知咩事啦。」
AH差價七周縮16百分點
事實上,一直成為中資股炒作藉口的A、H差價問題,近日已大幅縮窄。本報統計由5月11日(即中央宣佈放寬銀行QDII可投資港股)至昨日為止,43間A、H股折讓差價平均由近45%,大幅降至昨日的29%,收窄幅度高達16個百分點。而昨日寧滬(177)H股股價更超越A股,海螺(914)AH股價則平手,而招行(3968)、馬鋼(323)、鞍鋼(347)及中海發展(1138),其H股較A股折讓幅度,由高峯期的8%至36%,收窄至現時全部在5%之內。
另外,高盛發表報告,指與超過100名投資者洽談後,發現他們一致對H股維持正面看法,但指現價並不吸引。部份基金經理透露已逐步減持H股,而現時H股指數已超越高盛預測年底目標12000。
雖然港元隔夜拆息前天曾升至5厘,滙豐銀行執行董事王冬勝說,近日拆息抽高與多項新股招股活動有關,會否加息,要再觀望一、兩個星期的拆息走勢才會決定。他又說,如果拆息持續高企是基於新股集資活動,而並非資金流走,短期內便不會調整利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