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視野:趕搭列車 有何玄機? - 王冠一

國際視野:趕搭列車 有何玄機? - 王冠一

有財有勢的美國私募基金紛紛趕緊搭IPO(招股上市)這班列車,當中是否有何玄機?
繼黑石(Blackstone)霸王硬上弓──對有國會議員提出此類以槓桿吞併人家的公司,在稅務上或過份厚待,應作檢討之說,嗤之以鼻,並閃電上市,集資41.3億(美元.下同)後,另一大型私募基金KKR亦剛宣佈招股上市,惟集資金額不及黑石的一半,僅12.5億。
黑石集來資金,大部份用於「補償」兩位創辦人──彼得遜(PeterPeterson)和旋瓦茨曼(SteveSchwarzman)。他們分別拿走18.8億及4.5億,合共23.3億,good水的理由是因為他們在過去20年沒有出過人工,只以花紅作為報酬。然則不說不知,前者去年分得2.13億,後者更高達4億,連他們的CEO(營運總監)HamietonJames也分近1億,華爾街大行高盛一哥去年「連毛夾屎」只得嗰半億(5,370萬),已經是大行之冠,算啥?
據聞與布殊家族千絲萬縷的凱雷(Carlyle),早前欲收購電訊盈科(008)的德州大平洋(TexasPacificRroup)和阿波羅管理(ApolloManagement)等著名私募基金,正密鑼緊鼓籌備上市,是要學黑石一樣,高層或創辦人要先good水,還是要避開鍥而不捨的國會議員提出的稅務問題,抑或大型併購潮已近尾聲?
姑勿論如何,這些後台十足,富可敵國的私募基金,動輒動用數以百億資金收購獵物之活動,間接對美國股市和債市帶來莫大支持。趟趟以現金「撻」人,見者又怎不心動?你估班被收購的股東,拿了這麼一大筆錢,除了買股票和債券,又能作何用途?名畫、紅酒、飛機、遊艇等,簡直濕濕碎。
至此,大家明白這「神話」為何「不滅」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