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蘋果日報》與中電合辦本欄,逢星期四刊出,提供有關智慧用電及能源效益的資訊。如有問題,歡迎以電郵查詢http://www.clpgroup.com/powerwise/。
香港人一向精打細算,當收到的電費單費用比平時高時,都會想:究竟是在那裏花多了錢。其實只要明白家中的用電模式,一切可在掌握之中。
陳太一家幾口居住在400多呎單位,是典型香港家庭,冬季一般大約每個月繳交數百元電費。陳太近日收到電費單,卻超出平時預算。
馬達驅動耗電量大
精明的陳太於是仔細留意家中的用電情況,並得出以下結論:
*季節轉變——炎夏提早來臨,連續數日的高溫令使用冷氣機的時間增加;再加上數日下大雨,天氣潮濕,用亁衣機亁衣的時間增多。
*用電習慣——家中最近增加了一位嬰兒成員,洗衣次數比以前頻密;另外,應用其他電器如電水壺、冷氣機的時間也增多。
*預計之外——家傭擅自開冷氣,並將一機衣物分開多機洗,浪費能源。
明白了家電的耗電量,並了解家中各人的用電模式和習慣後,大家對用電的預算有了概念,並可針對某方面盡量節能,下次收到電費單時便心中有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