媽媽、姐姐,將來要加多一個親屬稱謂:「媽姐」──既是媽媽,又是姐姐。這怎麼可能?加拿大一名婦人得悉7歲女兒患上罕有的遺傳病,將來極可能不育,決定為女兒未雨綢繆,捐出21個卵子給女兒備用。女兒長大後,如果她和丈夫決定採用母親的卵子來生育,她誕下的BB,除了是自己的子女外,還是自己的弟弟或妹妹,勢必在倫理觀念上掀起一場大革命。
這位7歲小女孩叫弗拉維安(Flavie),患上特納氏症候群(TurnerSyndrome),卵子會被破壞,提早停經。醫生原本可以冷藏弗拉維安的卵巢組織或卵子,但她下一代可能會遺傳特納氏症候群。
患不育遺傳病 母捐21卵子備用
弗拉維安的35歲母親博伊文(MelanieBoivin)決定捐出21個卵子,並冷藏在液態氮中,供女兒日後使用,成為全球首宗母親捐卵子給女兒的個案。負責冷藏卵子的蒙特利爾麥吉爾大學教授譚祥林(譯音)前天(周二)坦承,母親向女兒捐出卵子極具爭議,但大學倫理委員會最終還是批准抽取博伊文的卵子。譚祥林表示,冷藏卵子技術近年不斷改進,醫院曾經為不少病人,包括要接受化療,極可能導致不育的人士進行卵子冷藏,成功率大增。
但最受爭議地方,不是卵子冷藏成功率,而是倫理問題。卵子是屬於母親博伊文,將來弗拉維安借用這些卵子生兒育女,下一代的身份將極為混亂,因為他們雖在弗拉維安腹中成長,但卻是直接遺傳於博伊文。換言之,博伊文既是他們的外婆,又是他們的母親,弗拉維安既是他們母親,又是他們的姐姐。
「如需要一個腎也會割給她」
面對這個倫理難題,譚祥林解釋,弗拉維安可以不接受母親的卵子:「她和未來丈夫可以決定一切,沒有責任一定要接受母親捐贈的卵子,他們可以找其他人的卵子。」譚祥林表示,他只是被博伊文的母愛感動:「她曾經講過,作為母親,一定要幫助自己的子女,如果子女需要一個腎,她也會割給她。」
博伊文坦言在網上搜集了一年資料,與專家商討了很久,才作出這個倫理兩難的決定:「我和伴侶一直有個疑問,如果女兒將來有BB,這個BB究竟是我的外孫,還是我的子女呢?但我最終還是作出決定,因為我希望女兒日後有多一個選擇。」任職律師的她,與35歲的伴侶科特(MartinCote)在蒙特利爾(Montreal)育有三名子女,11歲長子熱雷米(Jeremie)和2歲幼女克拉拉(Clara)都沒有特納氏症候群。
法新社/英國《泰晤士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