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續第三日發現鯊魚

連續第三日發現鯊魚

【本報訊】漁農自然護理署連續三天於西貢海下灣水域發現鯊魚,該署昨午4時30分及4時52分在海下灣海洋生物中心附近,分別發現一條身長兩呎及四呎的幼鯊。漁護署進一步提高警戒,將強烈勸喻在海下灣水域進行水上活動的市民即時離開水面。但有研究鯊魚專家相信,鯊魚只屬短暫停留,最多只停留海下水域數星期。

勸喻暫停水上活動

過去三天接連發現鯊魚,漁護署發言人表示,本周一一次過發現三條鯊魚,分別身長二至四呎,由於未能拍得鯊魚照片,難以確認昨日發現的兩條鯊魚,是否日前發現的同一批鯊魚,現時不會排除任何可能性。發言人重申,海下灣是保育的海岸公園地帶,故不會刻意驅趕鯊魚及設置防鯊網。不過,該署強烈勸喻市民暫停在海下灣水域一切水上活動,巡邏船隻若發現有市民進行水上活動,會要求他們即時離開水面。
香港大學生態及生物多樣性學系副教授薛綺雯指出,鯊魚習性喜歡四處游動覓食,相信海下灣發現的鯊魚只屬短暫停留,過去紀錄顯示夏季是鯊魚出沒本港水域的熱門季節,估計這些鯊魚最多只會逗留數周。她指鯊魚不是一家大細群體生活的動物,不相信幼鯊的父母同樣停留在海下灣一帶。
熟悉鯊魚習性的水底攝影師CharlesFrew則表示,在保育立場上海岸公園發現鯊魚是一個值得鼓舞的消息,反映該處水質較佳。

有市民上周五在海下灣拍得鯊魚出沒的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