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內地豬肉價格有如股市,屢創新高。北京、上海、廣州及南京等重鎮豬肉價格紛創歷史高位,專家料豬肉價格會持續上揚至10月國慶。
發改委謀策應急
內地傳媒報道,由於經濟過熱,內地對豬肉需求大增,加上去年曾出現疫情,毛豬貨源不足下,內地豬價不斷攀升,7月再掀另一升浪,以北京為例,瘦肉價格每斤突破18.5元,每天貴8%,打破10年新高;上海的豬肉價格創出17.2元新高。上海農產品中心批發市場肉禽部經理楊峻估計,最快要到10月國慶,豬價才望下調。為應市場需求,就連只重25公斤的「兒童豬」也得應市,以往以45至50公斤的豬才推出市場。
國家發展改革委員會、財政部、農業部及商務部等七個部委,成立物價上漲應急領導小組,應付副食品價格上漲問題,每周分析市場動態及研究對策,可能一周內有對策出台。
但商務部至今仍未動用儲備肉(雪豬肉,每四個月一次輪換),國家發改委宏觀經濟研究院副院長劉福垣解釋,動用儲備肉只解決短期價格上漲問題,但宏觀調控應從長期的市場供求平衡入手。5月份食品價格也上升8.3%,劉福垣料6月份的消費價格指數升幅會接近4%,社會輿論再度討論宏觀調控無法抑制過熱經濟。有深圳網民為扺制肉價,發動「三個月不吃肉」行動,並獲不少網友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