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年前後:袁智聰:2017仲有唱片舖

10年前後:袁智聰:2017仲有唱片舖

十年前,樂評人袁智聰還擁有自己的音樂雜誌《MCB》,回歸後廣告大減他決定停刊,今天他說新一代已經不把音樂當作是消費,本地音樂創作亦越來越保守。不過,他認為十年後唱片舖並不會消失。

「我那一代唔開心會買唱碟;新一代,音樂甚至不是消費。
「我主要仲係聽CD,就算有MP3,鍾意嘅碟都一定要買番唱片,我後面的兩代都會一樣,但再新一代,無經歷過CD,會覺得明明聽歌係唔使錢,你做乜要收我$100?十年後有無唱片舖?我諗仲有。不過一定好少,近年已經唔再會聽到有後生仔話夾錢開唱片舖了。
「Cantopop創作越來越保守。早前與梁翹柏談起,他說替陳奕迅寫的《白玫瑰》本來是主打歌,但唱片公司怕『太新』聽眾不接受。這是一種白色恐怖、自我審查。70年代羅文做《激光中》,唱片公司會把當時最新的東西做主打;80年代我們有達明;五年前我哋都有ThePancakes、LMF這些獨立神話,𠵱家電台尺度都收緊了,十年後悲唔悲?音樂文化係咁,悲㗎!
「有些主流周刊連樂評版都刪去了,無所謂,本來都係寫一二百字。主流傳媒成日覺得介紹音樂會好悶,結果『樂評』變成了『旺角價幾多錢』。如今非法下載對做保守Cantopop打擊其實更大,因為聽眾本來就只係想聽嗰兩首主打歌。
「科技進步,但從前有Limit可能仲好。70年代的Progressive樂手想模仿Jazz,90年代Soundgarden本來係想做LedZeppelin結果變成Grunge。𠵱家啲軟件太易用,結果你想玩乜,最後個Sound都變成一模一樣!」記者:何兆彬

叫袁智聰揀一隻過去十年出品——而肯定到2017年仍然會聽的大碟,佢話好難揀,最後揀咗呢兩隻。

Air《MoonSafari》(98)

SigurRos《AgaetisByrjuni》(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