強積金股票投資做膽

強積金股票投資做膽

強積金(MPF)推行超過6年,至今每個戶口平均已累積約8萬元供款,由於金額越滾越大,市民對強積金態度亦越來越重視。JF資產管理退休金專家建議,投資者應該將強積金配合現有投資,同時,MPF的投資組合不可缺少股票成份。

目前市場提供的強積金成份基金選擇有限,就算進取如股票基金,亦只有香港、美國、日本、歐洲等成熟市場基金可以選擇,加上設有最少30%港元資產等不同投資限制,即使近年新興市場基金表現如何吸引,強積金供款人亦不能分一杯羮,對很多投資者來說屬保守投資。
JF資產管理集成退休金業務總監陳俊祺表示,設立強積金目的是為退休作準備,所以追求穩定回報,和波動性較低的投資策略可以理解。其實,投資者應將強積金與其他投資組合一併考慮,作適當調配,分散投資風險。

用強積金分散風險

他說:「每個人的投資組合都應該因應年齡及風險承受能力調配,傳統理財概念是,將一半或以上核心資產投放在穩健的投資工具,達到穩定增長目的。」強積金供款65歲前不能提取,投資策略以穩定回報為主,可視為穩定投資。
根據強積金管理局最新資料顯示,平均每個強積金賬戶約有8萬元,假設僱員另有30萬元資產,即總資產為38萬元,其中19萬元可投資在較進取的股票或基金(見圖)。

一定要有股票成份

另外,強積金其中一個優點是每月定額供款,達到平均成本法好處,從長遠投資角度,陳俊祺建議投資組合一定要有股票投資成份,距退休仍有一段長時間的,宜選擇較高股票比重。
若擔心市況出現調整,僱員可將部份投資調整至均衡組合,基金經理會因應市況調整股票和現金比例,減低市況波動帶來的風險。

新興市場唔啱MPF

強積金管理局主席范鴻齡較早前表示,關注強積金管理費過高,市場上亦有聲音要求放寬強積金投資限制,加入更多基金供僱員選擇。陳俊祺指出,目前本港強積金規模只有約2000億港元,管理收費暫未有下調空間,估計待資產規模增5、6倍,至逾1萬億元時,才有機會下調。
對於放寬投資限制,他指出,歐美一些退休金計劃容許利用衍生工具達到穩定回報、降低波幅,現正是積金局檢討的適當時機。不過,他認為,近期很多高風險的新興市場基金回報雖然吸引,但並不適合作強積金投資,「強積金是希望透過穩定回報為退休準備,這類高風險基金未必做到『保飯碗』效果,投資者較適合以高風險、高回報心態去投資新興市場基金。」

知多啲:3標準 揀信託人

現時每家公司的強積金信託人由僱主決定,僱員暫時未能自由選擇;不過,保留強積金戶口則由僱員自選信託人去投資。
強積金專家建議,選擇信託人有3大因素,包括旗下基金過去整體表現、基金種類數目,及可有提供市場最新情況、投資建議等售後服務。

MPF策略:睇好中港股市

除了釐清強積金在投資組合中扮演的角色,強積金投資策略同樣是一大學問,近年環球投資氣氛理想,但並非所有強積金成份基金都有理想回報,保本、債券等低風險基金錯失升值良機,日本股票基金亦令不少投資者錄得虧損。陳俊祺認為須因應市況,並參考過去表現來選擇強積金成份基金。
對於強積金未來投資策略,他說環球股市前景仍然樂觀,但預期短期波幅會越來越大;美國企業盈利有機會減慢,將限制美股表現,亞洲區繼續是JF資產最看好的市場,中國及香港市場可以看高一線,每當調整就是入市時機。

陳俊祺建議投資組合一定要有股票投資成份。 李潤芳攝

美股升勢料放緩

他指出,中國市場受惠資金充裕和經濟強勁,為港股帶來支持,所以相信中、港股市將繼續為投資者帶來升值機會。

范鴻齡(圖)甫上任即炮轟強積金管理費過高,但陳俊祺說要待總資產增5、6倍才有機會下調。 資料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