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資學堂:3大中資股見低吸 - 譚紹興

投資學堂:3大中資股見低吸 - 譚紹興

美國公佈的6月份ISM製造指數,顯示美國的通脹壓力略為紓緩,減低聯儲局加息機會,因而令美國10年長期債券孳息率即時回落到5厘以下,帶動美股大幅飆升,港股亦因而受惠,昨日恒指勁升378點,再創收市新高。唯一奇怪的是,美股的飆升,在整個亞洲區,好像對港股最為利好,日股及內地股市只是輕微造好,而其他亞洲區股的升勢也不及本港,不知後市升勢可否持續。
昨日推高港股的仍然是中資股,單是中移動(941)、中石化(386)、中海油(883)、國壽(2628)這4股,已推高大市210多點,本地藍籌股只是綠葉而已。以市值來看,中移動已達17300多億元,已蓋過滙控(005)的16700多億元市值,暫時是港股最大市值的股份。
比較滙控及中移動的走勢,原本它們的走勢大致相若,但在6月中開始,中移動便突然大幅超前,相信這與中移動快將回歸A股市場,以及3G牌照及業務快將揭盅所致。筆者相信,中移動、中石油及中海油,這3隻在今年最有機會回歸A股的重磅股份,假若短期回吐,不妨在未發行A股前趁低吸納。
今日是美國IndependenceDay,美股冇市,估計大市交投可能縮減,但由於無美股影響,港股又可「自由行」了。
恒指服務公司將推出AH股指數系列,當中包括A股相對H股股價加權平均溢價的恒生AH股溢價指數。筆者估計,隨着這些指數推出,必令那些與A股呈現大折讓的H股受惠。
雖然近期投資者已可透過一些財經網頁,得知個別H股與A股間之差距,但終究不太普及,正如早前筆者詢問一些投資者,那隻H股與A股之折讓較大,能夠即時回答的朋友只得小部份。相信隨AH股指數系列推出後,市場對AH股差價將更加清楚,將有助AH股間之差價收窄,好像在上周,AH指數公佈後,不少投資者才察覺,大唐(991)原來與A股之差距竟然如此之大,看罷後又怎能不心動買番一些?屆時即使唔升到A股價格,但升一半已賺到笑了。

期望推出純港股指數

此外,AH股指數亦會提醒一些以「特別」通道來港的北水,那些H股與A股有較大折讓,以便他們計算「沽A買H」。故筆者相信AH股系列推出後,必有助收窄AH股之差價。
筆者認為恒指服務公司除推出AH股指數系列外,查實亦應考慮推出一隻純港股指數,以便投資者容易知道除了電盈(008)外,那些藍籌股在22000點歷史高位時仍然冇郁過。
作者譚紹興為證監會持牌人士
電郵:[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