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俗稱K仔的氯胺酮因為價錢便宜,吸食方便,近期成為本港青少年中最流行的毒品。為此,警方在5月底和6月初根據《危險藥物條例》,兩度聯同衞生署法證醫生,在尖沙嘴的濫藥「D場」查牌及進行俗稱「勾鼻」的鼻腔分泌物檢測,令索K者無所遁形,以收阻嚇作用。
罪成可囚7年
雖然警方的行動一度令濫藥者聞之色變,不過,道高一尺魔高一丈,索K一族最近流行用飲「K水」來逃避執法人員的「勾鼻」檢測。屯門山景邨日前發生16歲少年飲K水昏迷,及元朗、天水圍4名中學生集體買K粉被捕事件。警方新界北區公佈的數字顯示,青少年因吸毒被捕人數較去年同期倍增。
最近,本港出現全球首批青少年因索K令膀胱萎縮的個案,有關個案達30多宗,最年輕患者只有18歲。
根據《危險藥物條例》第8條(1b),任何人非法吸食及注射危險藥物,循公訴程序定罪,可被罰款100萬元。如符合第54條a所列規定,可判監禁七年。若循簡易程序定罪,最高為判監三年及罰款10萬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