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止小兒科:小朋友也會骨質疏鬆

點止小兒科:小朋友也會骨質疏鬆

骨質疏鬆症似乎是老年人及婦女的「專利」,事實卻不盡如此。醫學報告指出,小兒骨質疏鬆症雖然較為罕見,卻並非絕無可能發生在小朋友身上。此症通常是源自某些藥物治療、或者潛藏的症狀,醫學界把這病歸類為繼發性骨質疏鬆症。
小朋友染上骨質疏鬆症的原因很多,當中包括小兒類風濕關節炎及在城市越來越常見的糖尿病。人體內分泌系統的失衡也可以是此症的誘因,如腎上腺皮質醇失衡所致的庫興氏症候群及甲狀腺/副甲狀腺的機能亢進便是其中一例。
除了內分泌失調,骨質疏鬆症也與骨骼健康有關。長期不能行動的小朋友,比較容易患上繼發性骨質疏鬆症。有些人患有先天性成骨不全症問題,長出來的骨頭亦會較常人容易折斷。

應多攝取維他命D

若希望小朋友能夠有一副「硬骨頭」,家長應該確保他們攝取足夠的維他命D,以防他們患上俗稱軟骨病或佝僂病。此外,服用抗痙攣藥、含有皮質激素及抑制免疫力的藥物都可以引起繼發性骨質疏鬆。
小兒骨質疏鬆症最常見的病徵是於輕度創傷後產生骨折,患者通常會感到下背、臀部及雙腳疼痛,甚至會有行動困難。然而,在極罕見的情況下,兒童是可以在毫無徵兆下患上骨質疏鬆的,這情況通常會出現在原本身體健康的4至16歲兒童身上。
處理此症必先治本,即根治以上曾經提及會引致小兒繼發性骨質疏鬆症狀的原因。雖然醫學界對小兒骨質疏鬆症並無特別針對性的療法,但家長們也不用太憂慮,有醫學報告指出,大部份患有此症的兒童,如果把誘因治好,可以在發病後兩至四年後完全康復。
撰文:骨科專科醫生林國基
逢周二刊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