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心,不是講「回歸十年」的;疲勞轟炸,早就由麻木,變成想嘔;不如仍舊說無聊話,大家得啖笑。
月前,靠「競選」特首補充了人氣的律師,收到一封信,信裏,有一把餐刀。律師看到餐刀,視為恐嚇。不旋踵,新聞報道,好像說,他又收到一隻餐叉。看着,不禁莞爾。暗問:如果律師,同時收到餐刀和餐叉,那算不算「恐嚇」?好了,如果仍舊算「恐嚇」,另添一隻餐匙,拼成一套餐具,那又如何?會不會算是「禮物」?再如果,那餐刀、餐叉和餐匙,還是名貴法國貨,律師又有公職,更會不會變成「賄賂」?越想,越覺好笑和可笑。
「送禮文化」,從來博大精深,搞不好,即時淪落;搞得好,不必「回歸十年」,青雲路,早修到腳邊。「達則兼善天下,窮則獨善其身。」中國人,人人想「兼善天下」。窮?那不是大潮流,總得謀變,變則通;通之前,能不先學送禮?一個國家,兩種制度;一個民族,原來,也只有「送禮」和「受禮」兩個階層。
「歷史跟你有什麼關係?那就要看你打算扮演什麼樣的角色。」狄娜這麼說。其實,你沒得選擇。今天,你扮演送禮的角色;明天,才有可能扮演受禮的角色。「你乖,送你兩隻大熊貓養養。」這種送,可不同,那是賞賜,像送你一個「祖國」,你不能不要。要是不乖,或者,把賞賜物養死了,還得受到責罰。
「禮多人不怪」,這禮,當然不光指禮貌;行走江湖,口惠而實不至,是做不成大佬的。壽山石價漲,也當然不只因為可以怡情。「回歸」前,我在國貨公司的展銷會上見過一粒白田,骰子大小,賣過萬塊錢。最近,在福州遇上傑作,大小兩隻麒麟,上呼下應,圓轉靈動;兩百克的原石,去掉近半;這幾十年,鮮有人這樣雕鏤田石,也罕有這樣的白田凍。「肯定是『解放』前的東西。」專家說。大陸人愛「黃」,貪圖那王者之氣;白田雅澹,質再好,就是不宜上貢,我才能遇得到,買得起。回心一想,熊貓,在肩負政治使命之前,還真可愛可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