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動平均線已經談過,本周開始介紹另一種十分流行的技術指標──相對強弱指數(RSI)。平均線是滯後指標,宜用於有趨勢的市況;RSI則不同,它屬於擺動指標(Oscillators),很多時會走先股價一步,而它所反映的,是股價本身的動力。
在續談RSI之前,有必要先對擺動指標略作介紹。擺動指標又稱為動力指標(MomentumIndicators),量度的是動力。所謂動力,指的是股價趨勢的速度(Velocity)。到底一個上升趨勢是加速還是減速?一個下跌趨勢是加快還是減慢,擺動指標可以提供線索。
擺動指標往往快股價一步,發揮預測作用,何以如此?打個比喻,我們拋起一個蘋果,蘋果升到某一高度就會掉頭下跌。再用慢鏡頭看,蘋果在下跌之前,上升的速度不斷減慢,也就是上升動力不斷減退,最後動力消失,蘋果就掉下來。因此,當我們觀察到上升動力減退時,雖然蘋果仍在上升,但已可推斷很快就會掉頭下跌。
同樣道理,擺動指標量度趨勢的動力,當發覺動力減弱,就會發出訊號,提醒我們現行趨勢「可能」已屆強弩之末,隨時逆轉。
具有預測作用
RSI英文全名是RelativeStrengthIndicator,中文譯名是相對強弱指數。這個名字很易引起誤解,以為RSI用以比較兩種資產的強弱(例如比較某股與指數的表現)。其實RSI是擺動指標,量度的是某種資產的動力,而所「比較」的,是本身目前的動力與過去的動力之強弱。
從右圖可見,恒生指數於本月14日(周四)以大陽燭收市(圖中右邊尾三的一柱),但尚未升破4月中以來的橫行區頂部阻力,但同日14RSI卻率先升破4月中以來的下降軌。結果恒指於本月18日(兩個交易日後)以裂口大陽燭破頂,開展新升浪。由這個例子,可見到RSI的預測作用。
RSI常用的日數或周數有9和14。在日線圖,9RSI即代表9日的RSI;在周線圖,則代表9周的RSI。採用這兩個數值,應與股市的周期有關。有人喜歡用更小的數值,例如5,並無不可,但要注意一點,數值越小雖然越敏感,但錯誤的訊號亦越多,這幾乎是所有技術指標共有的問題。
RSI的讀數最小為0,最大為100,以50為中軸。以9RSI而言,80以上是超買區,20以下是超賣區;14RSI則以70以上為超買區,30以下為超賣區。有關RSI的製作和具體應用,以後會陸續介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