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reenApple:全球暖化 水浸中環非危言

GreenApple:全球暖化 水浸中環非危言

踏入雨季,水浸頻仍,有專家警告,由於全球暖化導致水位持續上升,風暴潮周期縮短,由以往每20年才出現一次的風暴潮,縮短至4至10年發生一次,令水浸情況惡化;由於水浸影響樓宇結構,專家建議興建大樓前考慮氣候影響的因素。
香港科技大學環境研究所環境實驗所經理劉啓漢指,全球暖化導致水位不斷上升,各地政府之間的氣候變遷專家委員會(IPCC)早前公佈氣候變遷報告,指在1961至2003年間,全球水位每年平均上升1.8毫米;當中於1993至2003年,情況較嚴重,每年平均上升3.1毫米;不過,香港水位上升的速度更快,本港水位於1993至2003年每年上升7.2毫米,速度比全球快一倍有多!

水位越上升大潮頻出現

劉啓漢表示,據IPCC估計,到了2050年,全球水位預計上升10至22厘米,惟一旦風暴潮來臨,水位將進一步急速上升。若水位上升10厘米,足以令水位高至3.24米的20年一遇大潮,縮短至每10年就出現一次;若上升22厘米,具同樣強度的大潮,將每隔四年就發生一次。
根據國家氣候變化評估,隨着氣候變暖,2030年珠江三角洲的水位可能上升12厘米,一旦水位達三米或以上,中山、東莞及珠海等均有可能被淹沒,雖然香港受水浸的影響較有關城市為低,但劉啓漢認為,應檢討現時建築物條例,考慮加入氣候的因素。
里昂證券去年公佈的經濟研究報告預測,若全球平均溫度上升約三度,北極格陵蘭及南極大部份冰川會融化,水位會上升六米,屆時香港的維港兩岸會水浸,連添馬艦新政府總部也會被水淹沒。
短片導演Jervis拍攝了一套名為《水浸中環》的短片,希望喚起人類關注暖化問題。他拍攝的鏡頭由中環上空,慢慢移落中環心臟地帶,看見因全球暖化引致水位上升,水浸中環畢打街與德輔道中交界的十字路口,文華東方酒店及怡和大廈對出全告水浸,「雖然見到藍天白雲,但中環已經浸咗!」
記者 黃嘉寶
逢周日刊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