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益匪淺<br>港商可營國內公用事業

受益匪淺
港商可營國內公用事業

CEPA新補充協議下,港商可在內地經營公用事業。協議新增加的服務行業包括公用事業,可允許港商在內地設立獨資企業,參與50萬人口以下的中型城市的燃氣、熱力、供水、排水管網絡建設經營;港商可在內地設立獨資企業,提供環境服務,以及在廣東省試點經營獨資老人院服務。
旅遊業和會議展覽業是最新的CEPA協議中受惠行業。本港旅行社在內地設立合資旅行社,其營業總額要求降低了33%至800萬美元;而獨資企業則降低40%至1500萬美元。
新協議允許港資旅行社在內地舉辦港澳旅行團的地點,擴闊至泛珠三角9個省。會議展覽業則容許港資企業不用在廣東省和上海市設點,亦能於上述兩地提供跨境交付展覽服務;允許港商在上海、廣東省設立獨資、合資企業,試點經營出國展覽業務,參展企業為當地註冊企業。

專業資格無地域限制

專業服務方面,降低醫療機構進入國內門檻,投資總額下調50%至1000萬元人民幣;允許取得醫師資格證書的本港醫生,按內地執業醫師條件開設診所。本港律師事務所跟聯營的內地律師事務所再無地域限制。
香港專業聯盟主席梁振英稱,專業人士仍多停留在資格互認階段,他歡迎新協議表明會成立專責小組跟進建築領域專業人員的註冊和執業工作。他呼籲專業界別要「八仙過海,各顯神通」,應抓緊CEPA給予港商國內的商機。聯盟董事廖凌康稱,現時本港測量師界已有一半收入是來自中國相關業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