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攏廸士尼響名堂<br>專訪:先濤轉型攻電影市場

拉攏廸士尼響名堂
專訪:先濤轉型攻電影市場

先濤數碼企畫有份投資的《寶葫蘆的秘密》,昨日正式在內地上畫,已甚為注目,原因是這套電影是美國廸士尼首部中文電影。過去10年,香港以至整個亞洲區都經歷了金融風暴,令風光一時的電影業陷入低潮,先濤能拉攏內地中國電影集團公司夥拍廸士尼投資拍攝中國動畫電影,反映美國電影公司對進入內地市場的渴求,及香港公司成功轉型的道路。

一向「高傲」的廸士尼,首次打正旗號與中國電影公司合作,明顯是希望憑《寶葫蘆的秘密》打進內地市場。促成這次中、港、美三方合作的先濤主席朱家欣,接受專訪時表示,他早已買下內地著名作家張天翼多套經典童話小說,並計劃拍成電影,原先是與中國電影集團合作製作《寶葫蘆的秘密》,及後,廸士尼亦提出參與投資,三方一拍即合,造就是次合作機會。朱家欣稱,廸士尼很重視這套電影,更在內地4200個廸士尼銷售點發售相關精品。

廸士尼首部中文電影

這次除了是廸士尼在中國的首次,對先濤來說亦是由動畫供應商,轉型至電影製作的轉捩點。其實,先濤這名字對於電影愛好者來說並不陌生,先後為《風雲》、《中華英雄》、《少林足球》、《功夫》及《見鬼》等電影設計電腦特技效果,甚至《標殺令》亦邀請該公司負責特別視覺效果。其中《風雲》及《中華英雄》兩套電影,先濤除了提供電腦動畫,亦有參與投資,但並非直接參與製作。

朱家欣親自執導

在《寶葫蘆的秘密》一片中,先濤除了參與投資,朱家欣更擔任導演親自製作,他說,越來越多公司能做到電腦特技供應商,市場競爭越趨激烈,要生存必須有自己的製作。
除了《寶葫蘆的秘密》,朱家欣亦收購了多個張天翼的童話作品,如《大林和小林》,另外,先濤亦正把另一部中國童話名作《神筆馬良》改編成動畫。
朱家欣表示,雖然現時該公司的電腦技術已經與國際睇齊,而成本卻低於外國,但由於廸士尼等國際公司可以投放龐大資源,與其模仿他人吃力不討好,先濤不如採取策略做具有自己特色的產品,避免正面競爭,而內地兒童電影正是其中一途。
他說:「以往大陸兒童電影市場規模很細,但現在已經改變,內地電影市場每年擴大30%;將特技動畫放入童話,在中國市場應有作為。」

製作自家產品避競爭

不過,他指出,電腦特技需要一定時間及成本,每年只可製作一套電影,為支持公司營運,其間會接一些外國電影的電腦效果工作,《標殺令》便是其中之一。
本報記者

朱家欣簡歷

父親:永華片廠廠長朱旭華

學歷:
九龍華仁書院畢業、意大利羅馬電影學院修讀電影

1985年:成立先濤數碼影像製作有限公司

1999年:
先濤獲資訊科技應用銀獎
獲《商業周刊》選為帶領亞洲復蘇的50位亞洲之星

2001年:獲頒授銅紫荊星章

參與電影:《風雲》、《少林足球》、《中華英雄》、《功夫》、《標殺令》、《見鬼》等

先濤曾參與多部電影的特技及動畫製作,獲得金馬獎殊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