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兩名本地漫畫家衝出香港,勇奪日本的國際漫畫獎及獎勵獎;但有文化評論員大潑冷水表示,今次香港漫畫家獲獎只屬個別例子,本港整體漫畫業早已步入後繼無人的階段,流水作業式漫畫製作,題材局限於打打殺殺的黑社會、鬼古等,很難再有突破。
「冇咗個人風格」
文化評論員彭志銘指出,本港第一代的漫畫家,王澤是其中表表者,其畫作《老夫子》膾炙人口,當年漫畫題材以諷刺時弊為主,以簡單的線條繪畫人物,故事形式以一格或多格便完;第二代以黃玉郎為代表,多格完的漫畫改為連環圖;馬榮成及李志清則為第三代的表表者,走向連環圖流行文化漫畫,但本地漫畫發展至今已後繼無人,「𠵱家漫畫已經係流水作業式,冇咗個人風格;題材唔係黑社會就係鬼古。」
彭志銘說,本地漫畫巿場已式微,新人好難入場,進軍日本、中國巿場談何容易。政治漫畫家尊子則表示,本港漫畫巿場十分本地化,但本港資訊發達,漫畫家輕易吸收外國繪畫意識,有力向外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