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者Irene來信,問筆者有關苦丁茶能否治糖尿病。筆者不是醫生,只能憑個人一點皮毛的中醫常識,以及患糖尿病二十多年的親身經驗,與讀者分享。
先談中國傳統醫學,最注重人與自然的協調統一,這其實是中國哲學宇宙觀的引申,認為萬事萬物相互制約,保持平衡穩態。一旦打破這種平衡,毛病便來。這種平衡現象,形成有濕就有燥,有苦就有甜,有寒就有熱。
糖尿病是「甜」病,對治「甜」當然是「苦」,因此降糖食品,不只是苦丁茶,凡是苦的,如苦瓜、山野菜,以至黃連、黃芩、大黃、龍膽草、苦參等,都有很好的降糖作用。
其實糖尿病是「熱」病,除了遺傳因素,發病誘因,多半因吃太多肉類、燒烤及辛辣食品,這些食品都能生熱,加上少做運動,俗語說會「上火」,「火」積體內,影響糖脂代謝紊亂,糖尿病便出現了。
中醫理論,苦能洩熱,苦味食品性多寒涼,以寒治熱,可達平衡。即使不喜苦丁茶之苦,也可飲寒性綠茶,如西湖龍井、碧螺春、黃山毛峰之類,也有助降糖瀉熱。
據李時珍《本草綱目》所載,苦丁茶「葉苦、性平……止渴、明目、除煩、消痰、利水、通小腸」等,現代中醫則說它有助降膽固醇、高血壓、便秘、清肝熱等功效,因而確是糖尿病患者很好的飲品。
中醫講求固本培元,治療過程緩慢,而現代醫學應是中西醫合併,雙管齊下,所以讀者不必執着於不吃西藥,西藥可以治標,更不必恐懼打胰島素針,反而吃藥太多傷肝,打針能直接進入血液,唯一問題是劑量控制不好,引致血糖過低而生危險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