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月,香港氣溫已高達三十多度,那七八九月怎麼過?看到網上一幀「急凍人頭」消暑照,某人把整個頭埋在冰箱的雪條堆中,確是可以降溫──但那堆雪條誰買?
晚上竟然有人提議去吃火鍋,還是涮羊肉。即使在冷氣間,難保不會集體流鼻血。盛暑的火鍋店入座率一般,所以他們都得減價和送小吃點心促銷。說來最受不了是太過豐盛的中藥湯底。也許水果或蔬菜湯底比較清潤,我有點懷念日本的「豆乳鍋」。尤其是豆乳跟海鮮配合,天衣無縫,也不膩:伊勢海老、帆立貝、松葉蟹、鱈場蟹、白身魚、腐皮布袋年糕、鮮腐竹、豆腐……
本來日本百貨超市有「豆乳鍋囗素」盒裝出售,還分了黃豆豆乳、黑豆豆乳兩種。但久已不見,夏天更不入貨。
可以自己調製。我有一個單子:「有機栽培丸大豆乳4%、鰹魚湯汁、天日鹽、昆布、砂糖、醬油……」市面上買到素淨香濃的豆乳,這火鍋一點也不難,還可充當茶麵或蕎麥麵的湯底。保證不燥熱不傷胃。